5月的苏北大地到处生机勃勃。在素有“意大利杨树之乡”美誉的宿迁市泗阳县,到处是绿意盎然的杨树林。位于泗阳经济开发区的东洲服装有限公司,正如这挺拔的意大利杨一般,充满着勃发向上的生机与活力。公司的大门口树立着一块石碑,上面的“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十六个大字格外璀璨夺目。
这是一家来自张家港的企业。2013年4月17日签约,4月27日开工,10月份竣工,12月份投产,超常规的速度和效率在宿迁市引起震动,中共宿迁市委书记蓝绍敏感慨地说:“只有张家港人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创造这奇迹的“张家港人”是江苏东渡集团董事长徐卫民和他率领的企业团队。
忠于使命,20年奋进不息
纺织企业,曾几何时是国有企业的生力军,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老的国有纺织企业大多退出历史的舞台。东渡,20年前还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国有纺织企业,在徐卫民的带领下,历经市场竞争的洗礼和经营管理机制、产权制度的转变后,如今成为一家集原料基地、织造、染整、绣花、印花、制衣、水洗为一体的大型纺织服装科、工、贸集团,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业务遍及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东渡20年的飞速发展,倾注了徐卫民的心血和智慧。
1993年,作为张家港市属骨干企业的针织总厂(东渡集团的前身)面临倒闭的困境。徐卫民临危受命,接过了这家企业的帅印。开始几年,尽管他带领企业想尽办法发展生产,但由于设备落后,只能靠加工低端贴牌产品勉强维持生存。
如何引领企业走出困境?面对上级领导的信任和全厂职工的期待,徐卫民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他陷入深深的思考,常常夜不能寐。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面对国内纺织服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徐卫民以战略的眼光对未来纺织服装行业的趋势作出判断,并大胆决定:逐步淘汰现有落后的设备,上马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先进设备。
“那几年,为了提升装备水平,我们勒紧腰带,停止了所有生活方面的投入,所有资金全部投入生产。”回忆当时的情形,徐卫民感慨地说。
到2002年东渡克服了资金、技术上的诸多难题,完成了设备的彻底更新换代,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服装设备向东渡看齐”成为当时业界的一个共识。
装备的更新让东渡终于在市场上立稳脚跟,徐卫民还没有来得及松一口气,新的国际市场形势让他感到了更大的压力。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浩浩浩荡荡,中国以加入WTO为机遇加速融入世界经济。打开国门,中国的纺织服装工业一下子走到了国际市场的最前沿,不得不面对诸多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巨头、知名大企业的竞争。
与狼共舞就得有“狼性”,要有制胜市场的“利器”。纵观那些驰骋国际市场的跨国公司,都是凭借核心技术优势,信步世界经济舞台。对于这一点,徐卫民看得非常清楚。
“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最终将被市场淘汰。”在关于东渡发展战略取向上,徐卫民提出了“研发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新产品”。
高科技固然会为企业带来高回报,但蕴藏的高风险也不容忽视。作为企业的一把手,徐卫民以敢于担当的气概,开启了东渡高科技时代的新征程。2005年开始,东渡每年投入几千万元用于研发,先后与天津纺织材料研究院共建“国家级纺织材料检测中心”、与江南大学合作成立“江南大学——东渡科技研究发展中心”。
经过5年的攻关,东渡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内独家研制出生态环保的植物染料。2010年初,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专门报道了东渡这一高新技术成果,将其比喻为“可以吃的染料”。除了研制生态环保的植物染料外,公司还自主开发护理型面料、发热复合面料、芳香驱蚊环保面料、荧光面料、不脱边面料,防紫外线、抗静电、吸汗速干、单向导水等功能性特殊面料。2010年,东渡纺织荣获发明专利4项、外观专利459项,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技术创新奖”3个、“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3只,“张家港科技进步奖”1个,集团荣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品开发贡献奖”。
核心技术给东渡带来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依靠生态环保的植物染料面料这一“独门绝技”,东渡生产的绿色生态运动服装和儿童服装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几年来,世界很多顶级品牌服装企业纷纷找上门与东渡合作。做国际顶级品牌,使东渡的外贸不仅利润高,而且实现零库存、应收款零风险,在业界堪称奇迹。
在攻关核心技术的同时,徐卫民又一大手笔发展举措也加速推进,从2004年开始,东渡使用自己的环保面料创立了童装品牌——“伊思贝得”(It's better),经过10年的品牌运作,如今“伊思贝得”不仅在国内有100多家连锁店,还走出国门远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实现自有品牌创新,自我加压、破釜沉舟壮大自主品牌,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自主品牌占集团经济总量的一半。”谈到东渡的未来,徐卫民坚定地说。
布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是企业适应国际化潮流的必然选择。早在2002年,徐卫民在准确地研判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后,提出了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把集团公司的所有外贸经营转到香港、新加坡,通过合资、合作、收购国外贸易企业等形式组建东渡自己的国际贸易“全球业务接单中心”。
“新加坡是国际性贸易港口,在此设立贸易中心有利于在第一时间掌握国际市场的信息和动态。”徐卫民认为。
在生产制造方面,针对近几年来苏南地区日益突出的用工荒问题,徐卫民审时度势,决定把东渡的制造业基地加速向外地乃至外国转移,2003年到马来西亚建工厂,从此拉开了制造基地转移的序幕;2004年在南通投资1.5亿元建起了新的服装生产基地;2005年在柬埔寨通过参股、合作等形式,建起又一家海外生产基地,目前柬埔寨工厂拥有上万名员工;2010年至今又先后在苏中、苏北地区建起了新的生产基地。经过徐卫民的多年“谋篇布局”,目前东渡集团形成了“总部、研发、品牌机构和高科技面料制造业在张家港本土,外贸中心在新加坡,制造基地分布在东南亚和江苏苏中、苏北,销售市场在美国、欧盟、日本”的国际化大格局。今年春节,徐卫民又先后到土耳其、缅甸等国家考察,在全球范围内为东渡寻找更多的“新大陆”。20年,徐卫民带着对使命的忠诚,殚精竭虑、奋进不息。从斥巨资更新装备到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从单纯的贴牌到创立自主品牌,从依赖国内资源到布局全球,每一次重大的战略性举措的实施都事关企业的前途与命运,不能有丝毫的疏忽与失误;这对于徐卫民而言,无疑是意志、勇气、精力、智慧的重大考验。
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意志,徐卫民率领东渡人一次次涉险闯关、不断超越,公司从资不抵债到目前进军百亿企业,写下了波澜壮阔的创业篇章!
环保优先,做一个勇担当、负责任的企业家
“做企业和做人一样,要有担当、负责任、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这是徐卫民在公司经常讲的一句话。2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做一个诚实守信、干干净净的企业。在这方面,表现最突出的就是环保。
江苏东源纺织是江苏东渡集团的绿色环保精品面料基地,东渡的“伊思贝得”生态童装以及美国CARTERS等著名婴儿装品牌都采用这里生产的生态面料。2006年上马这个项目时,关于万吨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引起不小的争议。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是每升COD浓度为100毫克,但徐卫民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东源的设计排放标准必须低于60毫克。排放标准的提高意味着环保投入的大幅度增加,原预算的环保投入为3800万元,而如果按照60毫克的排放标准来建设环保设施,投入要增加1倍。
“东渡本身资金有限,政府也没有要求这样严格的排放标准,我们有必要上马这么超前的环保设施吗?”
“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已经很高了。我们再提高标准不是自找麻烦吗?”
面对各种质疑和反对声,徐卫民没有“心软”,坚持按低于60毫克的排放标准上马环保设施,并请来中国纺织设计院、国家权威环保专家参与设计,编制工作流程,建成了江苏省首家万吨污水处理中心。工厂投产后,实际排放标准比原设计标准还要低,仅为45毫克左右。
笔者在位于张家港南沙工业园的东源纺织看到,污水处理中心占地十几亩,各种管道纵横交错,车间里黑臭的污水经过一个又一个的管道和池子处理后,从排水口流出来的水竟然变得清澈透明。
“处理后的水达到了国家一类水排放标准,而且处理后的中水70%重新回到车间,再次用于纺织印染。仅此一项,每天节水数千吨。”污水处理中心的负责人说。
虽然东渡的环保设施投资巨大,但却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经济效应。东渡的产品绝大部分出口欧美等市场。许多客户对产品生产厂家的环保要求十分严格。2009年,欧洲一客户委托第三方到东渡考察环保情况,在污水处理中心出水口看到流出的清水仍表示怀疑:“这样的水真的达到排放标准了吗?”徐卫民二话没说,让工作人员拿来一只计量杯,舀了一杯水就喝。这一情景让在场的人惊讶不已。
“我们完全按照你们欧洲的标准做好环保工作,在中国许多纺织企业都像我们东渡一样重视环保。”徐卫民对在场的欧洲客人说。
东渡的环保标准让欧洲客户彻底信服,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来检查过环保。高标准的环保为东渡带来丰厚的市场回报。8年多来无论国际经济如何波动,东渡的销售额每年都以30%以上的幅度增长。
谈到环保这个话题,徐卫民说:“作为企业,首先要把国家利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一个企业有没有社会责任感,是否敢于担当,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看环保做得是否到位。”
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创新管理
“东渡集团既发挥出国企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团结协作优势,又发挥民企所具有的活力和市场适应力优势,探索了一条新的企业管理模式。”这是2010年时任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罗志军在东渡参观考察后所作的评价。
20多年来,徐卫民率领他的团队不仅缔造了一个强大的跨国公司,还创出了一条融国有企业的传统优势与民营企业的活力为一体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
1999年,东渡由国有企业转为民营企业后,徐卫民在管理上并没有全盘否定国有企业的管理思想,而是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改制初期,一些原有的干部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但徐卫民仍全部留用,让他们做好对年轻人员的帮带工作。他认为,这部分原国有企业的干部曾是组织部门考察后任命的,受党组织培养教育多年,素质好,对企业的忠诚度高,是企业的创始人,为公司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虽然一时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但仍是宝贵的财富,由他们来培养年轻的干部,既可以把公司优良的传统传承下去,又能发挥年轻人开拓创新的优势。因此,直到今天,许多已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干部仍被徐卫民留用,在公司举办道德讲堂时,让老干部们通过现身说法,宣传公司过去创业的艰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与热爱。
“在我们公司,来客人送礼物从来不需要购买。”在东渡采访,徐卫民说到这样一件事。原来,东渡转制后仍保持原来国有企业的传统,即任何人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品都要上交公司纪委。徐卫民本人更是作出表率,无论是在国内国外,他接受的礼品全部上交公司纪委,大到现金、购物卡,小到一盒茶叶、一个工艺品,等等。即使是协作单位请客,徐卫民也从来不是一个人去,而是带着公司的管理团队一起参加。
“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你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会显得不近人情。但企业必须公私分明,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的礼品一律属于公司,不允许由私人占有。现代企业必须做到公私分明。”徐卫民说。
由于每年公司都会收到公务活动中上交的大量礼品,因此,在公司在接待客人时,送礼品也不需要购买,直接把这些上交的礼品再送给客人,这样。既节约资金,又符合中国的国情。
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彰显了徐卫民的管理智慧。
东渡是民营企业,在一般人看来,老板应该有很大的权力。但徐卫民作为东渡的大股东,从不随便利用自己的职权办私事、送人情。特别是在物品采购上,一律实行严格的招投标。一次,他的一位老朋友想来推销一些日常生活物资,徐卫民告诉这位老朋友:“我只能介绍你参加投标,而且我的权力只能用到此为止。下一步,你产品能否进入东渡,就要看你的质量和价格。我说了不算。”最终,这位老朋友的产品因为价格略高一点而没能中标,但他十分理解和敬佩徐卫民大公无私的做法。
作为企业的领导,必须做到风清气正才能感染公司的员工。20多年来,徐卫民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十分注重每一个小节。尽管公司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他在各种招待中从不去大酒店,而是安排在公司内部食堂。对娱乐场所,他更是“退避三舍”。20年前他就在公司职工面前许下的承诺:“如果你们谁发现我进入娱乐场所,我奖励他1万元钱。”时至今日,这笔奖金始终没有人领过。
“只有自己坐得端、行得正,才能带好团队。”徐卫民说。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徐卫民根据现在年轻人的特点,努力创造符合他们追求时尚和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在东渡,员工的餐厅是一流的,餐厅边上还设立了茶座、咖啡吧、健身房等,员工吃完午饭后可以休息、喝咖啡或听听音乐。
徐卫民把国有企业传统优势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融合,创造出独特的企业文化并打造了一支高绩效、活力强、敢打硬仗的的企业团队。去年东渡集团在泗阳县投资创办服装加工基地时,不仅当年签约、当年开工,而且在年底冒着严寒加紧施工,并顺利实现当年投产,东渡人只争朝夕、开拓奋进的企业精神,在这个项目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受到宿迁市领导的高度赞誉。
2013年底,一些原市属纺织服装企业以及主管部门的老领导汇聚东渡。徐卫民向老领导们汇报工作时,深情地说:“20年前,上级领导把这家市属纺织企业交给我管理,我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的企业经历了市场竞争的洗礼和所有制的转换后,不仅快速发展壮大,而且仍然保持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今后,我还要把市属纺织企业这面大旗扛下去,为民族纺织工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