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下旬,阿迪达斯曾在公布的五年战略计划中提到,品牌将以开放的姿态,邀请运动员、消费者和合作伙伴成为品牌的一部分。当时,阿迪达斯并未对此提出具体的实施计划,只谈到会让他们直接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推广当中。
半个月过后,阿迪达斯似乎有一些头绪了,这个想法就是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和Youtube等社交平台与1.35亿用户建立客户关系。
在这方面,阿迪达斯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它是去年最为活跃的品牌之一,在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全球13家社交平台都有它的身影,领先于其它同类品牌。
去年世界杯的时候,阿迪达斯就通过其社交媒体账号实时播报比赛中的各种状况,与线上球迷分享和互动热门话题,偶尔也会推出一些竞猜投票活动。
当然,阿迪达斯在社交平台上的关注点都是自家赞助的球星。当阿迪达斯的代言人苏亚雷斯在比赛中咬人之后,阿迪达斯也借机营销,先是撤下苏亚雷斯的所有广告,然后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表达正义立场,而这一举措也赢得了许多积极的回应。
不可否认,阿迪达斯活跃的社交媒体账号,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他们增加曝光度、宣传品牌以及应对公关事件。
不过,在世界杯过后,缺少世界大赛的一段时间里,阿迪达斯的社交账号还是以正儿八经的新产品信息和活动消息为主。随着社交媒体的热度降低,阿迪达斯也没能在这个平台上找到更好的玩法。
现在,阿迪达斯有了新的想法,它希望在2017年之前,其官方社交账号中至少有30%的内容,是由各个社交平台上共计1.35亿用户来挖掘和呈现。而1.35亿的数目,大约是目前阿迪达斯所有社交账号粉丝数的两倍。
简单来说,阿迪达斯希望全球1.35亿的消费者在官方平台上发声,发布关于其产品和品牌的种种话题。
外界也担心阿迪达斯会被社交媒体“反咬一口”。因为,其它品牌的经验和教训表明,社交媒体用户的做法总会和品牌的意志逆道而行。
麦当劳曾于2012年在社交媒体上推出了话题“#McDStories”,其活动的本意与阿迪达斯的想法相似。但是,这个话题最终仅成为了消费者对其食品讥讽评论的大箩筐,几乎没能找到一点正面的评价。
与之相似的还有英国高端连锁超市Waitrose。2012年,该公司曾在Twitter邀请用户完成一个造句——“我在维特罗斯购物,因为……”,并要求客户加上“#WaitroseReasons”的话题标签。该标签在数小时内便成为了被嘲笑的对象,有用户写道,是因为高端连锁超市的厕所提供了最高档的厕纸。此外,还有“因为我非常厌恶被穷人包围的环境”,所以选择进去这家高档超市闲逛。
由于社交平台足够开放,而用户又多以匿名为主,他们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给品牌添乱,尽管阿迪达斯也许没有恶劣到那种程度。但是,这种失败的品牌社交营销例子有一大堆。
对于阿迪达斯这个有点过时的大胆举措,《华尔街日报》也评论道,想用社交媒体来推动品牌口碑,还是要足够当心“网友恶搞”的力量。
不过,作为享誉已久的运动巨头品牌,阿迪达斯想试试也无妨。如果品牌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对自己的用户有耐心,那么再加点有趣的玩法,这场“恶搞”也许会弄拙成巧。只不过,这一回该是考验阿迪达斯在营销上有没有进步的时候了。
>>进入阿迪达斯品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