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面料
绍兴纺织交易平台
 
纺织人才网
当前位置: 绍兴纺织网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浙江得盛实业:把服装加工企业作为“名牌”打造

浙江得盛实业:把服装加工企业作为“名牌”打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绍兴纺织网    www.sxtex.com    日期:2016-01-14  浏览:5

1

  服装产业是平湖市特色支柱产业,一度为当地赢得“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中国服装跨国采购产业基地”、“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试点地区”等众多美誉。浙江得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经过36年的发展,该企业在业内有口皆碑,拥有优衣库、迪卡侬、海澜之家等知名品牌客户。2015年,得盛实业年销售收入达到6.3亿元,利税超过7000万元。

  “两条腿”前行

  立足日本、开发欧美、守住内销

  浙江得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79年,在当时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最初,得盛实业主要是为上海的时装公司、服装批发部做服装加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企业开始做日本的服装订单。

  “当时日本的订单量虽然小,但是要求特别高,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为企业在质量管理上打下了基础。”浙江得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仿其说。

  令徐仿其记忆深刻的是一次为一家日本企业加工服装,由于服装的颜色是白色的,客户要求车间内加工的服装不能掉在地上。为此,不少员工从家里带来了床单铺在地上,最后整个车间的地上都铺满了床单。“最终交货后,客户赞不绝口。”徐仿其说,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得盛面对“挑剔”的日本客户,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随着服装行业竞争的加强,企业要发展仅仅靠日本订单是不够的。这时,得盛将目光转向了欧美市场,欧美市场的开拓让得盛的业务站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方面做好海外市场,一方面也不放弃内销市场。“我们已经与森马、海澜之家等知名品牌合作,为他们做代工服务。”徐仿其说,虽然这几年都在说服装行业不景气,但是我们还是依靠过去打下的基础,源源不断接到订单。数据显示,2011年,得盛的销售额在4亿元,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了6.3亿元,实现了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

  质量为上

  把加工企业当做品牌来打造

  “你看,就是衣服上的一个商标,我们都要确保100%的准确,1%的次品到顾客手中就是100%的次品,一个都不能错。”说起质量意识,徐仿其有着自己的理解,质量是奠定企业发展的基石。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得盛实业就引进了上海一些国营纺织、服装企业的管理人员,带来了国有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质量管控体系。一方面由这些人给员工进行培训、辅导,传授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企业自己也选拔有技术、有经验的人员到管理岗位上,为整个企业的生产管理理顺关系。

  不仅如此,每年企业都要花费大约300万元进行设备更新,提高产品品质和工艺。“现在我们员工的质量意识都很强,产品的次品率大大降低。”徐仿其说。

  而一旦出现了问题,企业也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补救,绝无二话。徐仿其告诉记者,现在服装生产也是实名制了,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不再隔着品牌运营商,而是零距离接触,有了质量问题,马上就能追溯到厂家。“作为我们生产企业而言,对消费者负责也就是对自己负责。”徐仿其说。

  正是有了这样的态度,质量稳定、交货及时,为得盛立下了良好的口碑,该企业也成为出口商品免检企业。

  以人为本

  承担企业应尽责任

  众所周知,服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据悉,得盛实业现有员工2100人,人员稳定成为企业不断壮大的基础。

  在得盛实业员工中,记者看到每位员工都有一份“私人订制”的挂历,挂历上印着员工的合影,包括管理人员和车间班组。“虽然这是企业的一个小小举措,但是也温暖了我们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心。”浙江得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裁剪工小杨感慨地说。

  该企业不仅提供工作餐、员工宿舍,而且宿舍内都配有洗衣房、数字电视、空调、卫生设施等,解决员工生活上的“小烦恼”。“我们通过多项措施,留住老员工吸引新员工,如今最老的员工跟企业一样,也有36年工龄了。”徐仿其说。

  人留住了,企业也壮大了,在税费缴纳上得盛实业也决不含糊。2015年,得盛实业利税超过了7000万元,2014年度该企业被评为亩产税收A类企业。徐仿其表示,依法纳税是企业应尽的责任,这两年国家不断推出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这也说明了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和重视。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纺织品直通车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