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面料
绍兴纺织交易平台
 
纺织人才网
当前位置: 绍兴纺织网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斯尔克”差别化纤维领航者

“斯尔克”差别化纤维领航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绍兴纺织网    www.sxtex.com    日期:2011-11-17  浏览:76

这是一家专门从事差别化纤维生产的企业,却以英文Silk(丝绸)的译音––斯尔克命名;这是一家成立不到5年的企业,却有着全国民营纺织企业中唯一一家院士入驻的企业院士工作站;这是一家从苏南转战到苏北的民营企业,却依靠自主创新,在世界上率先攻克了一步法异收缩混纤丝产业化的难题––这家企业,就是徐州斯尔克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步法异收缩混纤丝产业化技术的突破,被行业专家称之为“给化纤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徐州斯尔克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该项目成果,一举获得了“纺织之光”2011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在徐州斯尔克公司,董事长孙德荣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几年,我每天都工作到夜里12点。”孙德荣坦言,从江苏盛泽来到徐州那天起,为了一步法异收缩混纤丝产业化项目的成功,从没睡过踏实觉。

没人能做,我们做

一直以来,化纤市场大部分是常规POY、FDY产品,鲜见有特色的创新产品。自2006年开始,高档混纤丝产品受到市场的青睐,很多客户拿着样品高价寻找生产企业,但没人能做。“这么好的市场,为什么没人做呢?”一直在江苏盛泽做贸易生意的孙德荣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片蓝海。

而深受市场欢迎的异收缩混纤丝的生产面临着一些问题,国内外普遍采用纺丝+混纤两步法工艺,即先纺出POY、FDY两根丝,再进行复合,该工艺生产成本高、流程长、张力波动大,质量较难控制、产品异收缩不稳定、条干均匀度差,无法满足市场高档面料织造的要求。“能不能变两步法为一步法?”孙德荣的想法不是没人想过,但在世界上还没有成功的先例,孙德荣决心要尝试一番。

在江苏省“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的号召下,孙德荣来到了徐州市新沂经济开发区,开始了斯尔克人的创新梦,徐州斯尔克差别化纤维科技有限公司于2006年底诞生了。孙德荣首先去化纤业龙头企业仪征化纤取经,仪征的副总经理李建新被吓了一跳:“日本、韩国都没人敢搞,你胆子也太大了。”李建新还是请来了中国聚酯行业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蒋士成听后颇为振奋,认为项目虽然难度极大,但意义十分重大,决定给予全力支持:“靠你们自己的力量难度太大,让东华大学和你们一起搞。”蒋士成心中也在期盼着中国化纤业的革命性变革。孙德荣带着蒋士成的信件找到了东华大学俞建勇校长,俞建勇对这个创新项目也颇感兴趣,“企业有这么大决心,我们一定要做成。”

由中国工程院蒋士成院士领衔,联合东华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组成科研团队,并与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协作,斯尔克向德国巴马格、美国郝希斯特等公司多年未解决的技术难题发起冲击。

世界性难题一举攻克

这个项目难度有多大呢?理论计算上没问题,但实际工艺、操作工技术水平、设备精确度、温度变化等因素都影响着研发的进展。2008年,为了解决一个关键问题,来自日本的3位科学家来到斯尔克,但只待了一个星期就返回了,临走前留下一句话,“这是世界性难题,10年之内也解决不了。”蒋士成鼓励大家,我们中国人比他们聪明,一定能攻克难题。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摸索,到2009年,原来不可想象的产品终于做了出来,并且迅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在介绍该项目的创新点时,孙德荣说,项目在工艺技术、装备制造、产品应用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发和集成创新。主要设计了POY+FDY同机并行纺丝、高速复合网络多机合一的一步法工艺技术。突破了复合点张力匹配、异收缩精确控制、高速多重网络等关键技术。并研发了专用的同步纺丝、同步卷绕、双风室双风道侧吹风系统、多头精密高速卷绕头等关键设备。在此基础上,斯尔克首次建立了产品异收缩性能测试评价方法,研究了一步法异收缩混纤丝最佳纺织、染整加工技术条件,建成了多条一步法异收缩混纤丝生产线,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多年的付出,让斯尔克有了成熟的技术积累。”孙德荣说,正是由于公司技术具备了自主创新性和突破性,每条生产线(24位)可同时替代24位FDY、24位的POY以及10台平牵机,从而减少人工、场地,电耗及水耗,进而降低标准煤消耗量,降低废气、废水排放量。项目一步法技术与传统两步法技术比较,在用地、用电、用工等方面都有较大降低,具有显著的市场竞争力,也顺应了国家低碳经济的产业政策。

市场需求翻番式增长

此项技术特别适合生产细旦、超细旦及双组份功能性纤维,极大地拓宽了差别化纤维的品种结构,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特别是在针织、家纺、服装等领域有着强劲的市场需求。从当初的市场需求几十万吨,到现在的数百万吨,用爆炸性增长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斯尔克也成了国内多家化纤大企业竞相追逐的目标,国内数家纺丝龙头企业开始购置相同的成套设备,进行一步法异收缩复合丝产品的生产,这也从客观上推动了整个化纤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

斯尔克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为创新也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从开始研发投入近4000万元,加上厂房、人员的成本共投资1亿元。面对市场的火爆和多家企业的模仿,孙德荣又惊又喜,喜的是多年的付出总算看到了成果,惊的是市场环境逼得斯尔克人还要不断创新。

“只有产品不断创新才能引领市场,只有扩大产能才能占据市场。”孙德荣介绍,公司第二代融纺异收缩复合丝产品即将在明年投产,公司将新增4条差别化混纤复合丝生产线,年新增复合丝产能4万吨,销售收入将达到6亿多元,利税近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00多个。届时,公司的异收缩复合纤维年产量将占据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同时公司的第三代产品也正在加紧研制中。“我们与其他企业走的路不一样,我们是靠创新吃饭的。”孙德荣充满自信地说。(纺织服装周刊)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纺织品直通车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