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TheEconomist)》推出了一组关于奥运会的专题。在《从“郊外”进城:中国品牌在伦敦》一文中,作者讲述了某家中国服装企业进入英国零售市场的故事。以下为全文翻译―― 在本月的早些时候,一名美国参议员因为美国奥运代表团制服是在中国制造而愤怒,建议将这些衣服堆在一起并烧火焚毁。不过,一家大型中国服装零售商,看起来却并没有因为“中国制造”而紧张起来――7月26日,这家中国企业将在邦德街这一伦敦豪华商业区附近开设一家男装旗舰店,他们店里不到10%的衣服将是制造于中国――一个比很多西伦敦店铺相比都要低档一些的地方。 伦敦的店并不是该企业在中国之外开设的第一家店铺。这家公司旗下控股约克夏郡服装零售商格林伍兹(Greenwoods),于2009年和2011年在英国的小城镇“试水”开设了三个小店(也包括那些看起来更容易接受他们品牌的大城市),他们只是花费了2000多万英镑(3100万美元),购买了在南莫尔顿街上的一处不动产,并花费了近1000万英镑进行装修,顶层两楼被作为其将来欧洲分公司的办公室。当然,消费性支付的减缓对于这家公司来说无需担心,因为该企业的财富目标市场,并不会因为这些让人烦扰的因素而受到影响。 该企业在中国以制造中档保暖夹克而著称,但是在英国他们将销售昂贵的正装和裤子。他们计划用“每一款式都不超50件”的“排他性原则”来销售,店里也许还会销售不同品牌的东西。事实上,让人觉得意外的是中国人眼里的“×××伦敦”――该企业英国零售主管简森-登马克解释说,服装的线条均由英国设计师设计,款式则从英伦风格上受到启发并融入了中国元素,在中国大陆将近11000家店里销售的产品是不会出现在伦敦的,相反如果中国消费者渴望获得一件带有伦敦标志的产品的话就不得不前往英国选择,因为即便是公司logo也会有所区别。 在伦敦开店是一条成功之路,他们希望中国的游客在回到家乡之后,会告诉他们的朋友关于该企业在伦敦的这一高档店铺。创立了上海唐商标和中国唐连锁饭店的、来自香港的大卫-唐爵士,对这一策略进行了解释:“只要这被西方人所接受,就能诱发更多在中国的人想购买。”而据明特尔市场调查公司(Mintel)首席中国分析师保罗-弗雷奇透露,其他的中国品牌也想在伦敦的商业区开店,但是他们没能找到合适的房产。牛津街西端周边地区是重点考察后的选择,这一极度昂贵的地区很少会有房产出售的,该企业正是希望这(店铺的地理位置)能让逛店的人确信他们也一样专注于服装的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