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海关总署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287.3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出口1769.4亿美元,同比增长1%,创下6个月以来的最低;进口1517.9亿美元,同比增长4.7%;当月贸易顺差251.5亿美元,收窄16.8%。 分析人士表示,7月出口增速超预期下滑,显示在外部经济没有出现预期性恢复增长的同时,外需疲弱的影响在增大。短期内,外需的低迷以及内需不旺,加上外贸实现10%增长目标的压力,预计我国外贸出现回暖或推迟至四季度。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7月出口同比增速相比上月大幅回落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基数效应,去年7月出口基数已居高位,达到1750亿美元以上,导致今年同比增速偏低;二是美国经济复苏持续放缓不利于我国出口增长;三是沿海传统发达地区出口成本上升,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出现外迁,导致传统出口集中地区增速明显放缓。再加上近期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贸易摩擦全面增加,出口增长困难较大。 对于未来的外贸情况,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10日表示,今年下半年外贸实现10%的增长目标存在压力。国外市场有些变化在年初没有预料到,比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以及国外市场的变化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这对下半年进出口发展态势带来一定影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认为,7月份的外贸数据已回归正常。从国际环境看,欧债危机并没有出现根本好转,导致外需依旧不旺,内需不振,外贸压力很大。估计8月份进出口仍将保持个位数的增幅,可能会在5%以下。 浙商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郭磊认为,欧洲的重要时间窗口都在9月,全球宏观面预期的改观也需要等到9月。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出口的根本性好转,可能要等到四季度。 (当代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