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面料
绍兴纺织交易平台
 
纺织人才网
当前位置: 绍兴纺织网 » 资讯 » 家用纺织 » 利润不足10% 奢侈品代工业进退两难

利润不足10% 奢侈品代工业进退两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绍兴纺织网    www.sxtex.com    日期:2013-06-01  浏览:0

一边是奢侈品的“奢华”,另一边是奢侈品代工的“羞涩”,两者是联系紧密而又遥远的“伙伴”,也是真实存在的两个利益极端。

代工利润不及品牌商利润10%

“说我们是代工奴隶,这话一点都不夸张,经常为了一丁点的订单和微薄的利润陷入被动的局面。供我们选择的道路只有两条:要么做,勉强维持;要么不做,慢慢‘死掉’。”广西省一家做高级丝绸被褥的工厂负责人邓军(化名)直截了当地告诉本报记者。

在邓军看来,品牌商不仅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更是他们的“掌舵人”。即便如此,邓军还是担心未来的某一天自己的厂子经营不下去。“明知道利润少,可是我仍然去接单,因为要保证厂子的正常运转,更重要的还是去维护和客户的关系,只有和客户关系搞好了才会有下次的订单。”

“其实我们的利润能有品牌商利润的十分之一就不错了。原材料、尺码款式、颜色样式等都由品牌商提供,我们只负责加工。人家的品牌值钱,而我们卖力气的就不值钱了。”邓军告诉记者,一条高级蚕丝绒被的市场价格可以高达上千元,但出厂价仅为百十元,除去中间贸易商的利润,扣掉运输成本和税负,品牌商能占到整条利润链的60%以上。

“现在原材料上涨、人工工资上涨、水电厂房费用等等都在上涨,让我们感到越来越吃力了。”更让邓军无奈的是,品牌商只要求交单的时间和产品的质量,“交单时间不能拖延,产品质量必须件件达到要求,如达不到要求,品牌商会要求退货或者其它赔偿,我们真的得罪不起。”

没有品牌就不能翻身

“只有做品牌才能翻身,只做代工,永远被别人踩在脚下。”邓军告诉记者,“有钱人买奢侈品看的就是牌子,认准了牌子就认准了产品质量。这几年国外奢侈品牌商在中国扩张速度如此快,就是看准了这一点。只有掌握住消费者的心理,才能做好经营。”

全球知名品牌的价值都在接连上涨,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的经济是建立在品牌之上,而非建立在商品之上。对于代工企业而言,怎样去学习品牌创作和掌握品牌运作显得尤为重要。

邓军表示,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并不容易。“必须打通产业链的所有环节。养蚕要有蚕和厂房,织蚕丝要有机器和厂房,织成布也需要机器和厂房,每个环节都要有人工,需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还有销售环节和树立品牌。”

而延伸产业链对于代工企业来说,意味着企业要涉足新的领域,资金、技术、时间等等都必须面对,这是对企业真正的巨大考验。

代工业陷入困境

一面被迫当代工“奴隶”,一面担心面临出局的危险,代工厂的尴尬处境绝非危言耸听。

改变“埋头苦干、担惊受怕”的低端运作模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代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在某些品牌商对代工厂环境、规模、区域以及产品等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特别是随着低劳动力成本等优势弱化,中国正面临失去廉价劳动力的现实,未来会有不少中国代工厂或难逃被炒鱿鱼的厄运。”邓军说。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粤商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市商贸流通现代化重点研究基地主任王先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多种综合成本的上升,国内奢侈品代工企业的地位岌岌可危,代工企业被倒逼着转移出中国或在海外设厂的趋势呈现出日益加剧的态势。

“这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对我国就业形势造成一定的挑战。而要将奢侈品留在中国,不光要能留住外来品牌,还要发展奢侈品代工自有品牌,这才是根本出路。然而,我国奢侈品代工企业持有自有品牌从企业实力和市场环境而言,尚未成气候,更不用谈发展。”王先庆说。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企业自身努力之外,代工企业的出路还需政府和国家政策的支持,要想摆脱品牌商的主宰,代工企业应与政府紧密联合,加快自有品牌影响力的建设步伐。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纺织品直通车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