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悄然变化,品牌家纺迅速崛起。随着竞争不断升级,家纺行业正从起步阶段向发展阶段过渡,市场已进入高速发展中的结构性调整周期。家纺产业集群作为我国家纺行业极富活力的产业组织形式,已成为我国家纺行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期独家调查选取了2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家纺产业集群,来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探讨我国家纺产业集群如何进一步挖掘其发展的潜力和扩展发展空间,从而为家纺产业集群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持续走低,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恶化,找到推动家纺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优势
发展空间巨大集群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内需市场拉动作用渐强
目前我国服装类消费约占纺织品消费总量的65%,家用纺织品消费仅占纺织品消费总量的23%,且家用纺织品的人均消费所占消费性支出还不足1%。从国内外家纺用品消费的现实差距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看,中国家纺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各家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了产业链配套完整的优势,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国际有效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家纺产业集群仍然实现了产、销、利的同步增长,利润率明显高于纺织行业平均水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城镇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型消费不断增加,内需市场对家纺行业拉动作用逐渐增强,在国际贸易环境基本保持稳定的条件下,未来我国家纺行业将继续实现稳步增长。
叠石桥
最大家纺市场带动产业集聚
叠石桥家纺产业集群位于江苏省海门市,依托历史悠久的刺绣文化,博得了纺织之乡的盛誉,并孕育了叠石桥特色家纺产业,其产业集聚力和区域影响力都不可小觑。
叠石桥家纺产业集群所在的海门工业园区一直以独具特色的家纺产业和叠石桥家纺专业市场享誉全球。特别是近年来,充分发挥叠石桥家纺特色产业孵化效应和专业市场的辐射作用,打造出了一个近10平方公里的家纺产业特色园区。
叠石桥家纺产业集群中的中国叠石桥市场是全国最大、世界闻名的家纺专业市场。历经20多年的发展与6次扩建,叠石桥市场已发展成为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拥有3000多个店铺,10000多个经营摊位,经营200多个家纺系列品种,各类从业人员28000多人的集信息化、智能化于一体、功能完善的国际家纺城。市场特色家纺产品畅销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远销南部非洲、东欧、南美、中东以及日本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家纺床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
目前,叠石桥家纺产业已覆盖周边8个县(区)、40多个乡镇,拥有从业人员70多万人,拥有各类大小家纺企业2500多家。家纺产业年生产总值近500亿元,年销售超亿元企业20多家,外来品牌如水星、梦洁、广亿等家纺生产基地型企业超过20家。
余杭
品牌与研发并重
家纺产业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已占据全国家纺业四分之一的产业规模,在全国家纺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20余年的发展,余杭家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形成家纺产业集群,并呈现稳定发展态势。
自2002年余杭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丝绸织造基地”,并第一个被命名为“中国布艺名城”以来,先后被授予“浙江省家纺产业商标品牌基地”、“浙江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
当地成功注册的“余杭家纺”集体商标不仅大力开拓了内销市场,提升了装饰布、装饰用织物制品、窗帘、产业用布等主要家纺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更为“余杭家纺”走向世界打下品牌基础。
除了品牌建设之外,余杭当地的家纺企业还非常重视技术引进和设备改造,并纷纷结合自身特点向产业链条两端延伸;不断培养和引进优秀的设计人才、研发人才、管理人才和销售人才;逐步调整结构,完善产业链等。
目前,余杭区家纺行业研发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余杭家纺研发中心等公共平台建设已初见成效,企业的科技需求与技术平台的研发优势互补,实现了更便捷高效地产学研联合,加快了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
问题
产品同质化缺乏技术支撑品牌优势不明显
尽管家纺行业整体呈现稳步回升向好态势,产销、出口均实现稳定增长,但是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纺织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国际有效需求波动、贸易保护抬头等不确定因素加大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困难。
我国家纺产业集群发展速度较快,但集群内大多数都是小生产方式管理的中小企业,产品同质化、企业在诸多方面先天不足、缺乏技术人才支撑、品牌优势不明显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家纺产业集群与世界上那些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上的成熟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现代产业集群还有不少差距。
叠石桥
高档次、高品位产品欠缺
叠石桥家纺产业历经20多年的演变,已经由“自发性”初始发展转向“自觉的”中高级发展阶段。但是相对而言,家纺产业档次与水平尚不够高,全国或世界知名品牌家纺还相对较少,部分中小型企业生产工艺相对落后,甚至相当一部分还是停留在家庭小作坊式的状态,生产出的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高档次、高品位产品欠缺,在国内和国际高端市场市场占有份额较小,真正意义上的行业龙头企业尚没有形成,与国内外成熟的产业集群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家纺产业的同质化主要反映在成品上的样式、花色大同小异。而在研发投入中,家纺企业主要是把资金投入到技术要求不是非常高的图案花形设计等方面,对新材料等研发活动涉及不多。
此外,有相当多的家纺企业之间缺乏相互交流,更谈不上项目合作,比如共同研发、信息共享、劳动力培训等,并存在一定程度“挖人”现象,这对高级人才的培育与使用十分不利。
家纺产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随着土地资源稀缺性的日益显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日益严重,过去依靠资源投入实现规模扩展的方式难以维持,众多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生产要素上的限制。因此,如何实现生产的集约化不仅是叠石桥家纺行业,也是整个家纺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余杭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受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贸易壁垒、要素制约等多种因素制约,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矛盾逐渐显露,积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余杭区家纺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不断上升的用工成本进一步挤压着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品牌推广而产生的利润空间。
二是市场开拓成本高企。余杭家纺企业正努力打造自主品牌,直接进入终端争取定价权,但是在市场开拓的过程中,商务成本的居高不下蚕食着原本就不高的利润空间。
三是出口逐渐困难。余杭区大部分企业生产的家纺面料主要出口到欧美市场。然而,家纺产业的出口形势正面临更多的困难。
四是要素制约。融资方面,银行信贷规模进一步收缩,企业融资成本加大。土地资源方面,今后能安排家纺产业的用地空间非常有限。用能方面,电源性缺电形势严峻,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五是传统布局较为分散。余杭家纺产业生产点较为分散,虽然目前已经涌现了诸如真北集团、众望、中亚等具有一定实力的龙头企业,但这些企业并没有在区内形成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体系,制约了产业集群的真正形成。
措施
打造区域品牌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集群间的联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作为纺织工业新的增长点,我国家纺产业在近十几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我国家纺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家纺产业集群应围绕梯度战略方针,通过梯度布局、梯度服务、梯度发展,增强产业集群优势,利用危机倒逼机制,转变行业传统发展模式,打造现代化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家纺产业集群作为家纺行业的重要组织形式,通过对产业集群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再造,打造区域品牌、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加强产业集群间的联系等方面的工作,使产业集群在这几个方面有一个根本或较大的改革,对于解决家纺产业经济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重大意义。
叠石桥
依托床上用品抢占高端市场
叠石桥家纺产业集群正努力引导当地企业依托床上用品行业,加大科技研发和创新投入,融合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尤其是把握中国家纺及世界家纺市场最新流行趋势,注重发展家纺高端产品,抢占高端市场,不断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提升叠石桥家纺集群的档次与水平。
海门工业园正按照“家纺之都、纺织之城、旅游胜地、购物天堂”的特色园区发展目标和要求,着手把园区打造成为中国家纺产业的制造基地、研发基地、交易中心和展示中心,重点引进国内拥有省级以上名牌或商标的家纺企业入驻,打造集研发、设计、织造、布艺、服务于一体的核心产业区,形成全国首个名品家纺园。
叠石桥家纺产业集群将依托区内特色家纺产业优势高点定位、高瞻远瞩,在发展规模上,进一步突现规模经济和集约经济效应;在发展水平上,不断实现企业层次质的提高;在品牌上,争创更多的中国名牌、省名牌;在产业领域上,扩展新的产业门类,积极实现产业链延伸。
叠石桥家纺产业正在从多方面着手,在规模、水平、品牌和领域上全面提升,致力于将叠石桥打造成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家纺用品的供应商聚集地、市场交易中心和展示中心之一。具体措施有:坚持国际化定位,打造特色基地;抢占中高端市场,提升产品层次;培育区域性品牌,提高竞争实力;扶持龙头型企业,增强规模效应;注重服务业发展,完善区域功能等。
余杭
打造布艺总部基地
日前,浙江杭州余杭的30余家家纺企业结成联盟成立杭州余杭家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同时建立了“中国品牌布艺总部基地”。这让余杭家纺人在一片乌云密布中看到了希望,对整个余杭家纺来说意义非凡。
据杭州余杭家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文龙介绍,“中国品牌布艺总部基地”是一个以设计研发为主,集展览展示、行业信息中心、产品检测、设计培训、企业总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工业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家纺产业集群。这个项目将分为两步走。
第一阶段于2012年4月开工建设,投资人民币25亿元,开发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建成布艺品牌展示厅、国际品牌馆、设计公司、发布会中心区、培训基地及企业总部办公。一期引入设计机构10家,家纺品牌企业150家,计划实现年产值人民币30亿元。
第二阶段预定于2015年上半年开工建设,投资人民币7.5亿元,新建40万平方米,计划入驻设计企业(机构)10家,家纺及软装配套品牌企业500家,最终实现年总产值100亿元的总体目标。
在谈到“基地”未来三年的发展时,陆文龙说要促进余杭家纺产业的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健康,就要在具有10大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将“基地”建设成为设施完善、机制顺畅、服务优质、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明显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