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产业的国际转移,不仅有利于化解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而且能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可以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领域的话语权。
产业国际转移,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组合。通过产业国际转移消化过剩产能,是发达国家消化过剩产能的共性规律。
对中国而言,要消化过剩产能,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为现有庞大的生产能力找到与之相适应的需求,把相对过剩的产能引导到有序升级和满足新出现的需求上来。当前,我国正大力启动消费需求,但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寻找新的外需增长点。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产业国际转移是消化过剩产能的有效宏观治理路径。努力实现外需的拓展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
大力拓展发展中国家市场
我国企业的主要比较优势是适用技术、中等技术和某些进入成熟期的产品。这些技术和产品在发展中国家有相对优势,而在发达国家一般不具备优势。因此,在产业转移的区域选择上,应该以发展中国家作为产业转移的重点,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边际产业转移型”区位选择。现阶段,要以“边际生产成本”为指导思想,转移那些处于边际生产成本恶化的加工贸易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涉及机电行业和轻工服装业。为充分发挥这些行业的比较优势,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佳区位选择应该是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地区,以及东欧、中亚等部分国家和地区。从距离上看,东南亚各国和中国比较接近,运输成本较低。东南亚已经形成了东盟自由贸易区,未来还将和中国、日本、韩国形成10+3的自由贸易区,货物、人力和技术的流动的障碍将越来越小,这对承接制造业的转移非常有利。非洲、南美、东欧、中亚等部分国家和地区也面临着发展经济、资金短缺和解决国内就业的困难,而我国“边际产业”相对起步较早、规模较大、技术较好、成本较低,选择上述投资区位既有利于东道国解决国内需求和就业问题,加快东道国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同时也能实现我国产业的外部延伸,增强产业竞争优势,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从而达到双赢。
“市场寻求型”区位选择。通过与国际上有市场需求的国家产业合作,转移过剩产能。一些行业如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制造等,尽管产能在国内是负担,但像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盟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期,在城市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较大需求。又如,澳大利亚没有光伏生产企业,因而不会产生类似欧美“双反”的贸易摩擦,所以是我国光伏过剩产能转移出处。
“避开贸易壁垒”型区位选择。将出口依赖度较高的产业向那些拥有出口免税区的国家转移。我国纺织、服装鞋帽、通信设备、计算机、化学工业等产业,对出口的需求依赖度高。这些产品,在国内生产,出口到国外,消耗的是国内资源,污染的是国内环境,从资源与环境压力考虑,应该将这类企业转移出去。目前洪都拉斯、摩洛哥、多哥、马达加斯加等国家拥有出口免税区。因此中国可以考虑将外贸加工产业转移出去到这些国家。
“资源寻求型”区位选择。通过与资源型国家合资合作,构建外部战略资源、能源的稳定供给体系。能源方面,中亚应重点选择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为主,中东以伊朗为主,拉美以委内瑞拉为主。矿产资源方面,应该选择印尼、越南的锡矿,南非的黄金、铂金、钒,澳大利亚的铁、铝、镍,拉美一些国家如巴西的铁矿、秘鲁和智利的铜矿等。林业资源方面,应重点选择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大洋洲的新西兰,非洲的赤道几内亚、刚果、利比里亚等。渔业资源的不足,则应重点选择渔业资源比较丰富的一些临海国家,如东南亚、南太平洋和西非国家。
多种方式实现产业国际转移
通过海外投资,与非洲、拉美等地建立产业垂直分工体系,以带动我国技术和设备出口。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非洲、拉美等地对中国制造业高端耐用消费品、机械设备、高端机床、数字化通信产品有相当大的需求。中国的设备和技术也普遍适应当地的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更具比较优势。对新兴市场增加投资不仅是转移国内过剩产能和避开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也符合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实施“中国式马歇尔计划”,以商品输出方式对外援助,以消化过剩产能。通过《马歇尔计划》,欧洲大量进口来自美国的工业品和原料,不仅及时消化了美国的过剩产能,而且刺激了美国的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保持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建议国家用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援助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带动国内劳动力及多种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的出口。这种援助计划是国家信用为主与市场机制协调的行为,需要动用国家的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等诸方面资源投入来减少受援国不还债或无力还债的风险。
如果是信贷援助,应设立“定向采购”绑定方案。危机以来,根据联合国外发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下降了25%。这些发展中国家得不到传统的资金援助,对中国的期待巨大。如果将这些援助,设计一个“定向采购”绑定方案,即规定信贷援助的60%用于制造业的投资,而这些商品来源必须向中国采购。这样就能使中国企业产能输送到境外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
通过对外承包工程消化过剩产能。目前,发展中国家普遍希望发展基础设施、农业和基础制造业等对本国经济发展具有“造血”功能的领域。对外承包工程既可带动国内过剩产能转移,又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基础。同时,通过对交通、电力等特定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强化自身在东道国的影响,可以形成与发展中国家在紧缺物资和战略性资源开发方面的“一揽子”合作。据统计,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增加1美元,可增加国内生产总值4.92美元。事实上,在这一方面,中国企业早已有过诸多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