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县茌平县城北胡屯镇,有一家规模宏大、时尚规范的纺织企业——新丝丽。充满诗意的品牌,各种精美绝伦、品质优良的家纺产品为这家企业领跑同行业、实现跨越发展做了令人信眼的注脚。
山东新丝丽织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棉花收购、纺织、印染、后整理深加工于一体,具备完善自主研发、生产、销售的专业家用纺织品企业。公司总占地面积153318平方米,员工600多人。公司主要生产销售:皮棉、纯棉棉纱(21S、32S、40S),色纱(21S、32S、40S),巾类制品(童巾、面巾、浴巾、方巾、宾馆套巾、运动毛巾)和高档床上用品,其中"新丝丽"牌巾类系列产品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获"山东十大家纺品牌"、"中国知名品牌"等称号。
作为一名民建委员、聊城市政协委员、茌平县政协常委,山东新丝丽织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曹长俊,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开拓,奋力拼搏,敢于创新,并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先后获得:茌平县杰出厂长经理、全市优秀岗位标兵、聊城市十大杰出青年、山东工商联执委、市工商联常委、民建全国优秀会员、民建全国抗震救灾优秀会员等荣誉称号。
诚信立业以人为本
2012年曹长俊高瞻远瞩,与上海中剑集团共同投资兴建年产9000吨的高档纺织品项目,该项目位于现有厂区西部,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46740平方米,本项目总投资22734.48万元,本公司占项目总投资的51%,项目建设完成后,生产期平均可实现年营业收入5亿元,年利税总额1亿元,可增加直接就业机会800人次,同时还可以有助于当地机械、能源、交通运输、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非常注重品牌培育的曹长俊先后为公司产品注册了"鸿泰"、"新丝丽"两个品牌商标,在国内已有较高信誉和知名度。2005年以来兴国棉纺先后被聊城市、茌平县评为"AA信用等级企业"、"茌平县优秀企业"和"诚信单位",其产品连续三届被山东省品牌文化节授予"山东省十大(佳)家纺品牌"。2008年在首届山东省品牌文化节上他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亲切接见。"我们公司的产品凭借优良品质和价格优势成功打入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市,也正因绝大多数产品内销,使兴国棉纺有效降低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曹长俊说道,"在金融危机期间,我们坚持不停产、不裁员,坚决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平稳的渡过了危机。"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他坚持以德立业,凭着"诚为根、信为本"的处事理念,曹长俊把诚信作为自己的人格追求。在纺织领域,有时出现拖欠棉纱、毛巾款的现象。每当资金不到位、资金周转困难时,曹长俊就想办法,用自己的房子和车抵押贷款,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公司从来没有拖欠过职工工资。
在几年的企业经营中,曹长俊始终讲信义、重承诺,把企业信誉作为创业之本,把产品质量当成企业生命,坚持"农村富民、城市益民"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棉纺织事业,让消费者体验到真正放心安心的毛巾产品,形成了诚实守信、本色做人的企业文化。"讲诚信"给曹长俊带来了回报,他不仅把企业做大了做好了,还创出诚信品牌,更坚定了他坚持诚信经营的决心。公司连续被聊城市工商局评为守信用重合同企业,茌平县农业发展银行连续多年评定公司为"AA"级信用企业。
在管理上,曹长俊注重一个"情"字,强调"以人为本"。他关心员工的生活疾苦,为员工及时发放工资,足额缴纳社保金。成立了"企业困难员工家庭补助基金",每月给家庭困难的员工补助200—300元。在员工的录用上,优先录用下岗失业人员和家庭贫困人员,这些年共吸纳下岗失业人员200余人,解决了40余位家庭特困、残疾人员的就业问题。
曹长俊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他坚决不允许因为生产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及村民利益的损失。当年接手破产印染厂后,本着对环境、对村民负责的原则,他立即投资200多万元兴建了污水处理厂,对印染厂的生产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处理过的水完全可以再利用。
"以人为本,科技兴厂"的经营理念是曹长俊一贯坚持的。企业用人注重人性化,广泛招募附近村民来厂工作,使村民不用外出打工,就能解决就业,实现增收。他介绍说,"一线员工实行的是每日三班倒的生产制,每班工作8小时,村民们既不耽误农活,又能挣到工资。同时,在厂工作期间不仅能学习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还能结识更多的农友,交流种植经验,增进友谊。"据了解,村民员工占兴国棉纺员工总数的80%以上,月平均工资1600元,计件员工月最高收入达到4000多元,公司为在厂工作的村民每年增收约2万元。
公司成立几年来,依靠当地资源优势加大企业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和加大设备的投资力度,使生产能力日臻完善,进一步适应了市场经营的需求。从而使公司生产效益逐年增加,利税逐年提高。随着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的不断膨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凸显了效益的可观增长。
管理创新促发展
曹长俊表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后,当前该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往那种靠投资驱动、规模扩张、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方式要做出适当的改变。因此,在管理上进行创新,提升管理水平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目前,纺织行业经济形势面临诸多挑战: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国际需求不足、企业竞争压力加大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是行业面临的一大课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新丝丽一直在寻求多种手段采取多种方式,以帮助企业重视管理,促进企业管理科学进步。虽然企业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即在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下,企业要考虑如何从战略、工艺流程等各方面进行管理创新,以取得持续经营和持续发展。
谈起管理创新,曹长俊说,作为一个企业家,创新是一个抉择的过程,企业可以有很多方面的创新,到底选择在什么方面创新,这不是简单的科学问题,更多是艺术问题。方法和规律只能靠自己摸索,需要领导者的"艺术"领悟和境界。还有的企业领导认为,如今有很多企业习惯于跑银行,多弄点贷款授信;搞好政府关系,拿点优惠政策。其实最关键的是要把职工当作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真正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员工感觉自己是企业的主人翁,这样才能调动积极性。
管理创新的主体核心是企业家,只有企业家真正将管理创新看作一种艺术,并寻找创新的规律,改变管理思维,企业的创新才会成功。作为创新的主体核心,企业家的思维该如何切实进行转变呢?那就是不断打破固有模式,要有冒险的思维、习惯和胆量。现在中国企业管理者的思想偏向保守,社会没有给予失败者宽容的空间,很多人怕做错事,不敢冒险和创新。除了企业家的思维需要转变,业内专家还强调,社会的"思维"也要转变,给予企业创新更好的土壤。转型发展不仅仅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转型。创新型社会的目标就是要练就创新的思维习惯,让更多的人有冒险的机会,成就创新的管理人才。
在未来的纺织强国建设的过程中,纺织行业要继续挖掘、提炼和推广管理创新成果案例,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当前纺织行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靠投资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必须发生重大转变。这首先就需要行业企业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在投资驱动、规模扩张来取得效益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同时人工和要素成本不断上涨的过程中,如何提高人均效率和总成本领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总成本领先不是单个成本领先,而是价值链的系统领先,这都需要有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和方式,而管理创新是其重要支撑。
纺织行业由大变强的转变过程中,新丝丽提出了科技、品牌、可持续和人才四个大的方面目标,其中管理是基础。就科技来讲,这两年行业围绕关键技术和产品探索了建立技术创新联盟的模式,也就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开发体系,而体系中人才的使用,产、学、研、用的沟通和利益协调,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都需要我们有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去推进。品牌也是如此,行业现在谈得最多的可能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围绕企业的最多,目前对于企业来说最难的是巨大的销售费用占据了企业的利润,因此,如何建立用最低成本,最有效的市场认可,最快速的反应的商业模式至关重要。如何通过信息集成实现内部管理系统整合,提高企业整体面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这是企业未来管理价值增值的关键。
管理创新是保持和提升纺织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纺织工业遭遇了比较严峻的外部环境,同时,纺织工业长期发展所积累的自身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在这种情况下,纺织工业能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成绩,保持平稳增长,概括地讲,是纺织工业在市场倒逼机制和国家调控双重作用下,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在于企业的管理创新。面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不少企业通过加强管理创新、构建新的商业模式,实现了企业的协调发展。有的是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还有的通过管理创新,减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经营成本,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
曹长俊为公司全面筹划,以规划促建设,制定了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重点,提出了明确地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要工作和任务,并分步落实,按照轻重缓急有序实施。培养和造就"六个坚持"、"五好五带头"的领导班子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素质的员工队伍,不断深化以公司特色为标志、与时俱进为出发点、科技创新为动力的企业文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良好风尚,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公民回馈社会
曹长俊和他的公司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和扶贫济困活动,先后捐款10万余元资助、救济贫困学生、下岗失业人员、计生贫困户和孤寡老人。
在曹长俊的村北有一处敬老院,院里有200多位孤寡老人。他时刻惦念老人,每年的五月初五、八月十五、春节等节假日他都抽出时间慰问看望老人,有时他带上鸡蛋、面包、酒,更多的是带上本厂的毛巾产品,一一送到老人们手中,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
公司人力资源部详细记录每个人的出生日期,每月20号在职工餐厅为当月过生日的员工举行集体生日派对,每位"寿星"在派对上还会收到一份曹长俊赠送的生日礼物。对于生活中确有实际困难或身患重大疾病的职工,公司每年都会拿出专项资金进行补助,累计补助金额已达12万元。
新丝丽织业有限公司的员工,大多数是当地或附近乡镇的村民,每年不乏有考上大学的员工子女。2007年的一天,曹长俊偶然听到厂里员工议论,员工王子海的两个子女分别被山东师范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录取。按理说孩子考上大学是好事,但在农村面对高额学费,学生家长手头拮据,只能向亲戚朋友求援借钱。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他向王子海问明了情况,又从人力资源部了解到公司当年共有5名职工子女考上大学,于是正式下发文件,今后凡是本厂职工子女考上大学的,厂里给每位学子资助2000元学费并赠送一只行李箱,学子暑期在厂里打工还加发一个月工资。在大学开学前的欢送宴会上,王子海的女儿王倩倩、王云涛姊妹俩对他说:"叔叔,俺们不会忘记您的资助,等我们大学毕业了,只要厂里需要,我们就到厂里打工。"质朴的话语让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新丝丽织业有限公司附近有一个罗庄村,祖祖辈辈靠种地吃饭,村民对科学种田认识不足。2008年3月,曹长俊在与村干部交谈时,得知村民因棉花新品种价格较高,种后丰不丰收还是个谜,因此购买良种的积极性不高。他回到厂里与管理人员一起讨论,决定由企业出资购买棉花良种,免费向棉农提供,到棉花收获时,再由厂里按市场价全部收购。2004年公司出资2万多元,在中国农科院购进GK-10棉花新品种,免费供应给胡屯镇几个棉花种植基地。既解决了村民无力购买棉花良种的困境,又提高了村民科学种田的思想认识;既能保证厂里的原料需求,又能实现当地的产业带动。棉花良种的种植,为村民每年每亩增收至少200多元,受到当地棉农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当年他被胡屯镇政府评为"民企帮村"先进个人。
在2005年6月工商联号召开展"帮带致富"活动中,他积极响应,参与了对胡屯乡罗庄村的帮扶,主要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上帮扶。公司引进棉花新品种,无偿提供给该村村民栽种,并签订保护价回收合同,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群体,带动了该村发展,因此公司被授予"聊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聊城市重点保护企业"等称号。汶川大地震、玉树泥石流发生后,他组织公司全体员工,共计捐款15万余元后自己又分别捐款5万元,为灾区人民尽了自己的责任,献上了爱心,他的行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尊重。
作为经营多年的民营企业老板,曹长俊确实富有,他对自己的财富非常知足。在解释他的个人财富观时,他幽默地引用"宿命论"观点来表述。他认同"富不过三代"的观点,他说,他不考虑把钱财留给子女,而是要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要让员工先富起来,所以他提倡"小河有水大河满",而不是"大河有水小河满"。他认为,员工富了,曹长俊才会富。作为老板,他在企业内部一直实行"藏富于民"的政策。
随着转型期的到来,市场竞争越来越突出表现为时间竞争、速度竞争、信息竞争。企业不仅要进行产品创新、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快人才体系建设,还需要相应转变管理思维,创新管理理念,科学统筹,加快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以促进企业全面发展,从而保证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创新思维与管理模式,在服务升级、流程优化、制度建立、管理变革方面加以提升,创造一个充满正面激励、便于双向交流、富于学习创新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内外兼修、培养责任担当与使命感,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在企业中实现工作理想。当管理者以正面积极的态度营造好的工作环境时,员工才会真的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来努力。要知道,时代日益变化,信息瞬息万变,人也在不断地成长,管理者的创新就是与时俱进。
作为一位民营企业掌舵人,曹长俊目光敏锐,追求卓越,永恒诚信,管理科学。作为一位政协委员和民建会员,他时刻将应尽职责和社会责任感铭记心间。"多年来,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曹长俊同志在经营好企业的同时,每年至少提交两篇提案,积极履行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职责。紧紧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所提提案多次获奖或被决策采纳。"民建聊城市委张广霞主委介绍说,"曹长俊参与调研提出的《加大蔬菜产业扶持力度,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启动新创意,发展大旅游》两件提案均被评为聊城市优秀提案,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其中《关于加快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等提案,被市政府决策采纳。"
谈到今后的发展,曹长俊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公司将利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适时延伸棉花产业链并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以创新经营、规范管理、外向拉动、多元发展为战略,把企业建设成为高科技、多品种、外向型、多元化的现代化龙头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胡屯镇党委书记张雷这样评价曹长俊和他的企业:"新丝丽织业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上缴利税年年翻番。在多年的跨越式发展中,曹长俊积极促进农村产业带动,为村民免费提供优质棉种,扩大了胡屯镇的棉花种棉规模。同时,为胡屯镇解决就业600余人,使我镇2.3万村民年人均增收500余元,他确实为胡屯镇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2011年初曹长俊受聘为胡屯镇科技副镇长,他说:"这是镇里对我以往工作的肯定与认可,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激励与鞭策。"下一步他将继续关注农民增收,不断引进棉花新品,引导品种更新,改善种植结构,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为聊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