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工商局公布了2014年第1批认定的缺陷商品名单。公告显示,共有53款商品被认定为不合格,其中,26款是床上用品。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不合格 床上用品的“顽疾”
在登黑榜的这26款床上用品中,有14款产品抽检不合格的项目为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资料显示,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指由可致癌芳香胺合成的染料,俗称“禁用偶氮染料”.成品的床上用品中含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无色无味,且不溶于水,长时间接触这种染料可导致皮肤过敏甚至引发细胞癌变,其危害性比甲醛更严重。
然而,正是这种危害性极大的有毒物质,却频频出现在床上用品中。搜狐焦点家居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床上用品检测不合格率长期以来居高不下,可分解芳香胺染料项目不合格更是床上用品久治不愈的“顽疾”。
就在今年2月份广州市工商局抽检的80款床上用品中,23批次样品检出不合格,其中10批次检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去年8月份,北京市工商局对本市市场销售床品多件套进行质量监测发现,10批次床上用品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其中2批床品查出致癌染料成分。
2012年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的床上用品商品质量监测结果显示,11批次的样品检出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类似的检测结果不胜枚举,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不合格项目几乎成了床上用品登质量黑榜的罪魁祸首。
分析:床上用品含毒问题为何“久治不愈”
事实上,早在2010年,国家强制性标准GB/T23344-2009《纺织品4-氨基偶氮的测定》就已明确规定“限制使用禁止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明文之下,为何还有企业频频“触电”?
一直以来,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服装、皮革制品及家居布料生产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价格比较低廉。有资料表明,较之于绿色环保的新型染料,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价格要低出3倍左右;并且,这种染料制造简单,色种齐全,着色力好,染出来的颜色不仅鲜亮而且持久。一些无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采用劣质原料粗制滥造,为产品的质量埋下了隐患。
另外,这或许与过去我国对不合格商品的处罚力度有关。以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为例,很多消费者可能都听说过宜家家居召回床单,召回帐篷等事件,但却没有人听说过国内家纺企业召回不合格品的消息。以前,我国的召回制度只针对乳制品、汽车等部分行业,大部分的行业并不在强制召回的范畴内。对于产品,商家只需对抽检不合格的批次做下架处理即可,其他批次可以正常销售,不受影响。
值得欣喜的是,今年3月份正式实施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对不合格的商品上了“紧箍咒”.根据新消法,与本次认定缺陷商品名单的同一商标(未标注商标的,同一标称生产者视为同一商标)的同一规格型号商品的经营者,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采取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服务措施。对拒绝或拖延采取措施的,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这对中国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但规范中国的床上用品市场,不仅需要国家法规的规范,也离不开企业的自律。我们呼吁广大的企业对产品负责,对广大的生命负责,勿让劣质床品毒害广大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