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召开筹备会,计划在6月中旬中国低碳日推出“旧衣零抛弃”活动。
如今,对于许多人来说,“穿新衣,过新年”已不再是一种渴望,就算每月买几件新衣服也不是件难事。然而,废旧衣服怎么办?从表面上看,这只是老百姓身边不起眼的“鸡肋”,实际上对国家资源、环境的保护也有着不小影响。
废旧衣服的再使用和资源化利用,能否成为一种利国利民的新产业、新时尚?
废旧衣服难扔、难存、难用
填埋或焚烧,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资源化再生利用又存在技术难和效益低等问题
“现在家里攒了很多废旧衣服,拿去捐赠吧,没人要;堆放家里吧,占地方;扔进垃圾桶吧,又觉得挺可惜。”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小区的居民张燕感慨地说,本以为收破烂的会回收这些衣物,谁知道他们也不要,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人们捐来的衣物,即使有七八成新,你要再捐给贫困地区或灾区的老百姓,他们也不要。把这些衣物大量堆放到仓库里,也挺危险,很容易着火。”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郭玉强说。
“如果把这些废旧纺织品用于填埋或焚烧,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如果将其资源化利用,又存在技术难和效益低等问题。”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会长管爱国表示。
随便问问身边的朋友、同事就会发现,如今的废旧衣服处理问题,确实难倒了许多人。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经历过物资匮乏年代的人们都知道,一件衣服的使用价值大抵是这么耗尽的。
过去,在心灵手巧的主妇眼中,无法再穿的旧衣裳仍有用处,比如改小了给孩子们穿,剪成小块块做鞋垫、抹布、尿布,甚至还可用作打补丁的上好材料,可谓穷日子有穷过法。
此外,我国各地还曾有过相应的废旧衣服买卖市场。以北京为例,刚解放时,对于卖相好的废旧衣服,人们可以拿到“估衣店”卖,卖相差的可以拿到地下“鬼市”卖;改革开放后,人们可以拿到集贸市场或跳蚤市场上卖,有时还要用粮票来交换。
过去是“香饽饽”,今天为何成了“鸡肋”?
“坏就坏在后来出现的‘洋垃圾’上。”中国旧货业协会会长覃业峻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国外废旧衣服进口到中国,冲击了国内的二手货市场,一些没有经过清洗、消毒的废旧衣服带来病菌等问题,加上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让消费者产生了心理障碍,也改变了消费观念。
时至今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生活用品从短缺变成了过剩。现在除了少数赶时髦的人,或在衣服上贴块补丁,或者打几个洞,大多数人往往没等衣服穿旧就淘汰了。
目前废旧纺织品利用率不到3%
纺织品生产消耗许多资源,应支持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鼓励和规范二手衣交易市场发展
废旧衣服真的没了市场和需求吗?
据了解,不少发达国家情况并非如此。以美国为例,一家著名的二手服装店,拥有1000多家连锁店,生意颇为红火,每年营业额高达上千亿美元。
正在步入小康社会的我国,实际的需求量只多不少。旧货业协会的调查表明,我国边远农村的农民和一些城市居民都有需求。
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废旧纺织品2300多万吨,与此同时,每年需进口2100万吨纺织原料。目前,废旧纺织品利用率不到3%,远低于发达国家如英国的16%。
“纺织品还消耗很多其他资源,比如生产1吨棉花需要15吨水,生产1吨化纤原料用掉925度电等。如果将这些废旧纺织品利用率提高到60%,每年可节约1634万亩耕地,相当于节约19%的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可节约石油1880万吨,相当于节约出半个大庆油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试验中心主任唐世君表示,目前我国废旧纺织品的高价值利用技术已经获得突破,只要加以有效推广,实现上述节约目标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算上我国历年产生的废旧纺织品,累积总量是一个极为惊人的数字,不进行再利用,是一种巨大的隐形浪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孙淮滨说。
“即使生活富裕了,也要提倡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国外不少亿万富翁以穿上贴有标签的二手衣服或再生原料衣服为荣,我们为什么要以此为耻?”覃业峻表示,包括旧衣服在内的废旧纺织品再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人们应该转变观念。应该鼓励二手衣交易市场发展,投入不多的资金用于购买服装清洗、分拣的设备,建立一些示范点。
资源再生利用仍然粗放
建议出台优惠政策,健全回收、流通、分拣体系,推进行业聚积整合、集中治污
实际上,国家在废旧纺织品的资源再生利用方面,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位于浙江省诸暨市的浙江富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研究所、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北京服装学院等单位合作,通过数年联合技术攻关,突破只能做简单、粗糙、低价值原料的传统废旧纺织品资源化方式,实现了高价值化再生利用。公司可利用废旧军服,每年生产3000多吨精细的再生纤维和纺织面料,而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与废旧有色金属等资源的再生利用相比,废旧纺织品的经济利用价值较低,其再生纤维或产品的性能往往难以达标,高价值化再生利用并非易事,许多发达国家也没有解决此类问题。
“这种资源化利用属于循环经济范畴,技术创新是关键,需要国家整合相关资源和技术力量攻关,单靠市场化发展行不通。”富源公司负责人赵林中介绍,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公司经过3年大投入、无收益的艰苦努力,也经过几次由失望到绝望的过程,最终才获得成功。
但是,国内像富源这样的企业为数极少,绝大部分企业的利用方式仍然粗放。
“以浙江为例,全省有不少废旧纺织品加工企业,但都是低、小、散企业,技术水平低,产业不集中,缺乏规模效益,导致的二次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华富表示,这需要政府出台优惠的财税政策,健全回收、流通、分拣体系,推进行业聚积整合、集中治污。
据了解,我国各地的大量相关加工企业大多自发形成,布局欠合理,而废旧服装等纺织品体积大、重量轻、运输费用高,导致企业经营成本过高,赢利水平较低。
“废旧纺织品的资源再生利用不能光靠国家补贴,还要靠市场化运作,但因其具有公益性,同时也受运输距离限制,需要搞好整体规划。”管爱国认为,每个省有一两家企业就足够了,如果像现在这样,某个地方聚集几百家小企业,大家搞恶性竞争,最后就会把这个行业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