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东风轻型商用车加速提档升级。记者刘曙松摄
图为:南漳县襄阳港科家纺股份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景象,工人按照传统色织工艺生产“中国风”的床单。 (记者刘曙松摄)
图为:湖北台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在进行新产品6500伏高压晶闸管激光光刻作业。(记者刘曙松摄)
图为:襄阳万洲电气生产线。(记者刘曙松摄)
世界范围内新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偶遇,形成了历史性的交汇。
旧的发展模式无法持续,新的发展路径尚待探索,面对发展难题,荆楚儿女“上下而求索”。发展的阶段特征,工业化的内在规律,决定了我省工业正进入速度换挡、要素趋紧、环境约束、结构升级、调控转向的关键时期,唯有转型升级,才是湖北工业应对新常态的正确选择。
集群集聚
39个产业集群规模过百亿
日前,省政府确定2014年省级重点成长性产业集群名单,我省重点产业集群,由83个调整为90个,其中武汉东湖高新和鄂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合并,襄阳汽车及零部件、荆门磷化工两大产业集群扩围,并新增了黄石高端装备制造、荆州家纺等8个产业集群。“省政府对重点产业集群实行动态管理,每年选优汰劣,以此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规律,目前我省重点产业集群的销售收入,占全省工业的比重已超过三成。去年,83个重点产业集群中,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产业集群发展到39个,增加9个;过50亿元的71个,增加19个;过30亿元的80个,增加13个。
创新是驱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光通信产业集群,拥有各类专利1040项,实现全球首个单根光纤数据传输量每秒超过3.2Tb光传输系统的产业化;主导制定10项标准被国际电联确定为国际标准,实现中国在光通信领域国际标准零的突破。科技成果的转化,支撑了集群的快速发展,近5年集群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超过30%,光纤光缆、光器件、激光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50%。
省经信委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省83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198项,同比增加24项;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3个,增加22个;省级以上技术中心182个,增加22个;获授权专利3148项,增加310项;在研产学研项目644个。
善做减法
提前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11日,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率领省淘汰落后产能第一检查考核组,对黄石市2014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完成情况现场检查验收。“电炉和鼓风机已经停产,现场拆除得比较干净。但要进一步做好淘汰落后产能的职工安置、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等后续工作。”现场检查、查看资料后,检查组同意黄石市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验收合格。“5家企业6条生产线,淘汰落后产能7.95万吨,2014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我们全部完成了。”黄石市经信委负责人说,这次淘汰铜冶炼产能6.95万吨,铅冶炼1万吨,涉及黄石大江集团有限公司、大冶市国发冶炼厂等企业。
淘汰落后产能,黄石市工业企业效益不降反升。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946.64亿元,增长9.4%;实现利润59.74亿元,增长24.9%;亏损企业亏损额6.37亿元,下降4.4%。
淘汰落后产能,关停能耗大、污染重的落后企业生产线,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的发展模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因此,尽管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但我省连续4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4年累计淘汰炼铁产能200余万吨、炼钢424万吨、电力98万千瓦,还有铜铅锌冶炼、铅蓄电池、电解铝、水泥等。今年除炼铁外,其他行业均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目标任务。
调整结构
“四升一降”出现可喜变化
多年来工业结构调整,已取得可喜变化。
从宏观看,突出表现为“四升一降”:看轻重结构,今年前10个月,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2.8%,快于重工业2.9个百分点;看所有制结构,非公有工业产值增长13%,快于国有工业11个百分点;看产业结构,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0%,快于全省工业9.1个百分点;看投资结构,技改投资2875亿元,增长25.7%,增速跃居全国首位;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9%,高于工业4.9个百分点。看能耗结构,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放缓2.7个百分点,比重降至27.7%。
从微观看,率先转型升级的企业,表现出了逆势赶超的活力。当前,棉纺行业产能过剩,但天门景天棉花2011年以来加大技改和扩规力度,4年投资5.7亿元,淘汰落后设备,纺纱产能从5万锭发展到50万锭。该企业今年预计销售收入45亿元,增长11%,税收预计增长20%。“只要技术不落后,产能就不可能过剩。”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说,景天棉花的经验说明,只要持之以恒地推进转型升级,产品就有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