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纺织印染业中规模最大的国家。纺织产业在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因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生态染整技术已成为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染整技术更趋于生态化
从全球范围来看,染整加工技术向生态化发展,染料和助剂向绿色化和更加安全发展,染整产品呈现高品质、多功能、高附加值。其主要技术进展表现为: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小浴比染色、高效节能水洗、节能烘干、等离子体加工等节能节水生产技术,超临界染色加工技术,激光处理技术,微悬浮体染色技术,生物酶处理技术,数码喷墨印花技术,超声波加工技术,各种功能性整理技术等。相应染化料的研发重点是绿色染料与助剂,而染料的各种色牢度、着色率、提升性、鲜艳性等仍然是追求的主要目标,其重点集中在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等两类染料上。为满足快速发展的数码喷墨印花技术需求,不少公司也进行快速数字喷墨印花技术的新型墨水的开发。此外,还开发了用于新型纺织纤维,如聚乳酸纤维、莱赛尔纤维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等的新型染料。
有效推进节能减排降耗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染整加工清洁化、节能减排降耗正在有效推进。棉冷轧堆染色关键技术、纺织印染废水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质处理回用技术、织物变性涂料连续染色新技术、印染废水大通量膜处理及回用技术,以及COOLTRANS冷转移印花技术、纺织品低温快速前处理关键技术、蜡染行业资源循环利用集成技术与装置等一批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应用,使纺织行业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实现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约32%,百米印染布新鲜水取水量下降幅度达37.5%,印染行业中水回用率提高到15%,单位增加值污水排放量累计下降幅度超过40%,同时还不断提升了纺织产品的附加值。
生态染整还须有新突破
我国年印染加工机织物600多亿米、针织物1200多万吨,标煤消耗3000万吨,废水排放30亿吨,CODcr排放28万吨,对我国水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与发达国家纺织印染技术水平相比,我国单位产品的耗水量和能耗是其2~3倍,所产生的废水中污染物的平均含量是其2倍左右,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具有明显差距。目前在纺织染整行业,一些高风险的有毒有害纺织化学品仍在使用,已确定的70种环境激素与纺织印染助剂有关的有26种,对产品安全和环境生态影响严重。总体上,我国染整行业在突破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绿色壁垒”和“蓝色壁垒”等方面,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遵循染整产品高品质、功能化,染整加工生态化,染料与助剂绿色、安全化的发展趋势。前处理工艺技术在高效退煮漂短流程、生物酶前处理、冷轧堆前处理、针织物连续平幅前处理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适应“生态、节能”的要求,突破棉织物低温漂白、针织物冷轧堆前处理等重点技术;染色工艺技术在冷轧堆染色、小浴比染色、涂料连续轧染、低盐少盐活性染料染色、活性染料受控染色等清洁生产技术基础上,进一步适应“生态、高效”的要求,突破无水少水染色、活性染料湿短蒸染色、针织物平幅冷轧堆染色等重点技术;印花工艺技术的发展适应“高效、高品质”的趋势,在第二代、第三代喷墨印花技术的基础上,发展新一代的数字喷墨印花技术;后整理技术随着全球纺织服装向“多功能化、智能化”和“生态化”的发展,加快发展无甲醛高水平免烫整理关键技术、新型涤纶高效含卤阻燃剂的替代技术等,并开发无氟防水剂、防护纺织品、智能纺织品等技术,实现产品的多元化、个性化,提高国产面料的档次和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