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涤纶长丝土工布的生产能力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装备水平、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基本与国际接轨。而丙纶长丝的生产技术水平则相对落后,尤其是丙纶长丝土工布,在我国目前仍然是技术空白。
机械性能优良却难实现产业化
业内普遍认为,涤纶的物理性能优于丙纶,其稳定性、耐热性、抗老化性优于丙纶。实际上,丙纶由其结构性能所决定,在运用先进设备、技术加工的条件下,经多次牵伸,可得到结构紧密、性能优越的纺丝级纤维。通过铺网、针刺固结后加工的丙纶长丝土工布,成布均匀度、强度等均得到提高,各方面指标均优于涤纶土工布,特别是在100g/m2克重以上时(工业用土工布大都在200g/m2以上),优势更加明显。
在使用针刺工艺固结的情况下,涤纶长丝不可能像丙纶长丝产品一样进行充分的固结,而丙纶长丝经针刺后可形成紧密的三维结构,强力及其均匀度明显优于涤纶长丝。另一方面,尽管丙纶要经过抗紫外线处理来达到长期暴露使用的要求,但土工布一般都不暴露在阳光、空气中,并不要求材料有太高的耐日晒性能,反而对其耐腐蚀性、抗老化提出更高要求。丙纶具有极强的抗酸碱性能,这方面比涤纶优越,它能在各类地质条件和环境中使用,如垃圾填埋场的防渗漏、抗腐蚀处理。目前,我国每年消耗的丙纶土工布大概在4万吨左右,但这些产品都需要进口。
据了解,早在“七五”期间,原纺织工业部就组织了科研攻关。原沈阳纺织工业非织造布技术开发中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投入科研力量,承担国家“七五”攻关项目“3000吨丙纶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线”的研发。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此项目最终搁浅,没有实现产业化生产。
首条国产化生产线填补技术空白
经历2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丙纶长丝土工布设备和产品还是处于空白状态。业内也有不少呼声,但至今收效甚微。根据纺粘分会的调查,目前,国内只有绍兴励达无纺布有限公司、大连华阳化纤科技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企业在积极研发中。
绍兴励达公司瞄准我国丙纶长丝土工布设备和产品的市场空白,独立设计制造了一条国产化的丙纶长丝土工布的生产线。该生产线幅宽1.8米,是一条处于中试阶段的生产线,其技术和工艺正在不断改进之中。励达公司总经理单景连告诉记者,公司通过两年的努力,在丙纶长丝土工布研发、工艺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纺丝位已经从1位扩展到6位,最难攻克的技术环节——丙纶丝束的混合牵伸、往复铺网等方面上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
记者看到,在生产车间丙纶长丝土工布生产线前面有一个用围栏圈起来的区域,那是单景连的现场办公室。有时候,他就坐在生产线前面,边画图纸边设计,现场指导员工重新修改方案。据了解,励达公司在丙纶长丝土工布生产线和产品研制上有许多创新的技术。例如,在丝束的冷却方面,先后采用冰块制冷、表冷器制冷,再到喷淋、循环风制冷等方法,反复试验数十次;又如解决丝束绕辊问题,先后采用喷雾、喷水、电子风棒、热轧、加抗静电母粒等办法。
单景连表示,国产丙纶土工布生产线的研制目的是填补国内空白,结束我国单一涤纶土工布的历史,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目前的1.8米线的基础上,放大到6米生产线,最终实现产业化”。单总信心满满。
其实,真正攻破丙纶长丝土工布的技术难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丙纶长丝加工工艺、设备制造等许多地方不同于涤纶长丝,许多方面存在技术屏障,这也是为什么丙纶长丝土工布不能那么快就取得突破的原因。但丙纶有较好的单丝强力、良好的热熔粘合性,且比重低,相同克重的丙纶比涤纶多出45%的纤维根数,可节省原料,降低成本,因此,丙纶土工布发展后劲和市场性价比优势十分明显。
我国在高速公路、铁路路基铺设、堤坝加固、有害物体填埋等领域对丙纶土工布有不小的需求,市场发展空间很大。尽早实现丙纶长丝土工布国产化、产业化是纺粘非织造布行业当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曙光,离丙纶长丝纺粘针刺土工布产业化的梦想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