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由四川大英天骄高新棉产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陆地长绒棉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应用”项目通过了四川省科技厅的成果鉴定。该项目采用科农工贸合作的模式进行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利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出了陆地长绒棉品种,其丰产性好,抗病抗虫性强,综合纺织指标达到海岛棉水平,宜纺高支纱,是一个特殊的陆地棉型长绒棉品种,填补了我国陆地长绒棉的空白。
该品种累计在四川省大英县推广面积达到54320亩,亩产籽棉220~250公斤,亩产长绒皮棉70.4~80公斤,其余省内外示范推广平均亩产籽棉达到225~250公斤。高产示范片亩产籽棉平均250公斤、皮棉平均达到80公斤,其中高产示范户6户、平均亩产籽棉达到284.3公斤,皮棉达到90.9公斤,最高一户籽棉达到317.6公斤,皮棉达到101.6公斤。大面积推广、收购、轧花加工的长绒棉花纤维长度两年平均37mm占76.8%,马克隆值A级占25%,C1占75%,折算细度为9100~9300支,原棉有丝光,色泽精白,纤维综合品质达到“长、强、细”,适纺80英支~200英支高支纱。
长绒棉是棉花中的珍品,是生产高档纺织品的必备原料。我国长绒棉原为海岛长绒棉,是从国外引种的,主要在新疆南疆部分地区生产。海岛长绒棉对生长地区的条件要求高,产量低,因此价格也比普通棉高出许多。今年在细绒棉价格一路走低情况下,长绒棉原料的价格仍稳步上升,现已达到3万余元/吨,价格超过细绒棉50%以上。虽然如此,其数量仍不能满足我国高档纺织生产的需要,每年仍需要大量进口。
该项目负责人蒋德平告诉记者,“陆地长绒棉”是在我国细绒棉基础上,利用杂交育种技术,经近10年培育的陆地棉新品种。2009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其品种综合纺纱指标达到海岛棉水平,可以做高支纱原料,同时品种适应性强,可突破海岛长绒棉的种植区域限制,增加长绒棉对市场的供应。
四川天骄纺织有限公司利用陆地长绒棉为原料,采用高配、特纺工艺路线生产80英支高支纱,生产床上用品面料,市场反映良好,并经四川科瑞特进出品贸易公司出口东南亚和欧洲市场。2013年起,陆地长绒棉开始走出四川,供应福建厦纺纺织有限公司,替代海岛棉原料,生产高端、高支包芯纱缝纫线,产品风格独特,客户反映好,现已供应市场上百吨产品。
陆地长绒棉产业化项目在全国具有推广价值,这项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有识之士和企业的参予,共同推动和发展陆地长绒棉产业,使其在我国纺织行业升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