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孚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明的办公桌上,最显眼的就是几本被翻“熟”了的书籍。“这本《企业转型升级创新案例》我这几天正在研究呢!中孚达和大型企业相比只能算是‘小弟’,市场形势变化快,必须要多了解、多学习、多摸索啊!”李建明笑着对记者说。
今年48岁的李建明最初是销售纺织设备的,后来转做羊绒制条和纱线。当时国内的羊绒市场趋于饱和,企业利润空间狭小,常年在纺织行业摸爬滚打的李建明对市场形势有着敏锐的判断。“按照常理,新秀中孚达和其他老牌的纺织公司竞争无异于以卵击石,资金、经验、市场都不如人。所以创建之初,我就明确了差异化竞争的道路,做别人不做的产品,挖掘纺织品高端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李建明瞄上了相对冷门的特种动物纤维。
2009年,中孚达建立之初,李建明就发现甘肃、宁夏等地的牦牛分梳厂的设备落后,这一幕触动了他。“当时一吨牦牛绒卖8~9万块钱,牦牛绒以次充好现象严重,牦牛绒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牦牛绒制品附加值低,进而导致原料价格更低,很多牧民都不愿意去捡牛绒,整个产业链形成了恶性循环。”李建明介绍道。他觉得牦牛绒产业面临崩溃的边缘,当时就打定主意,要做精纺,把牛绒纤维做成高档纺织品,提高牛绒制品的附加值。
开发牦牛绒,首先得从改进纺纱设备开始。当时国内牦牛绒设备陈旧,没有一台能满足中孚达的要求。于是,李建明带领技术人员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牦牛绒成条设备,申请了国家专利。这项技术突破不仅填补了国际空白,也解决了牦牛绒成条设备落后的问题。
此后,李建明又带领研发团队不断突破创新,从原来的最高只能纺26支牦牛绒,增加到了120支。但是到了120支的时候,却怎么也超越不了。李建明没有放弃,也没有动摇,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终于发现是纤维抱合力的问题。因为纱线纺的越细,纤维截面根数不够,纱线的强力就越不好。于是李建明主动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研究出一种助剂——“超结合毛油”,这种助剂使纤维抱合力增加了25%~30%。借助这一研究成果,中孚达的牦牛绒纺纱也就达到了160支。“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我们的一大难题,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因此降低了。”李建明告诉记者,他深知人才和技术对于中孚达立足纺织业的重要性,他渴望中孚达因科技创新而蝶变。
“3年内,公司共投入研发经费685万元,占销售收入的7.45%。去年高新技术产品收入达3317万元,占销售总额的80%。我们已授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10项发明专利处于实审阶段。公司还制定了《科技研发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和激励机制。” 李建明很清楚,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使中孚达筋骨更加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