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面料
绍兴纺织交易平台
 
纺织人才网
当前位置: 绍兴纺织网 » 资讯 » 行业研究 » 首届梅陇439杯绒线创意编织大赛侧记

首届梅陇439杯绒线创意编织大赛侧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绍兴纺织网    www.sxtex.com    日期:2010-04-08  来源:中国纺织报   浏览:268
  近日,为迎接上海世博会,提升服装纺织业创意设计水平,丰富城市文化生活,凸显绒线多变的魅力,由上海市服饰学会和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上海国际时尚编纺创意产业园承办,“梅陇439绒线商城(国际编织工坊)”全程赞助的首届“梅陇439杯”绒线创意编织大赛正式截稿。

  孙老太的“农家乐园”

  大赛进入高潮之际,年近六旬的花甲老太孙颖棣拖着一只大皮箱匆匆赶到大赛组委会。她随手从皮箱里拿出《农家乐》作品:戴一顶草帽的大爷是农家乐园的园主,而旁边的嘉宾席上坐有时髦的牛仔裤青年和珠圆玉润的美丽少女,还有嘴刁烟斗的老爷子和布娃娃似的孩童等,各位嘉宾围坐的中央是一只玩具狗,它穿着时髦的绒线衣裳,神情专注地在弹奏大提琴,客人们正沉浸其中……为了绒线事业,家里人不得不以孙老太为中心,各自有分工,老伴包揽了全部家务,儿子也时常凑上去帮帮她的忙。

  包炎辉的男人绒绣世界

  都说绒线编织活是女人干的事,手巧心细,叫一向粗糙的男人“望洋兴叹”,然而就有男人不服气,在这个行业干出了名堂,包炎辉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其参赛作品《苍鹭》采用写实刺绣并融入绒绣拉毛和缝、贴的方法,使整个“鹭身”圆实丰满,富有立体感。而淡黄色的荷花及苍鹭的一双长脚则用盘绕方法表现,更加生动逼真。

  有业内人士为他的绒线事业专门作了总结:一是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改进绒绣专业传统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他首先从绒绣的样品设计着手,与复旦大学CAD中心一起经过反复试验,完成了电脑软件系统“绒绣计算机辅助设计”,使绒绣生产由原来完全依靠人工设计、翻样、轧线、点格的四道工序一次完成,不但改变了从样品绣制到生产的工艺过程,而且提高工效5倍之多。接着又针对绒绣生产中色线管理薄弱环节,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原理,完成了“绒绣生产管理项目”,使之绒绣生产用线量和色线库存数呈受控状态,改变以往绒绣生产在配线时经常产生缺线色或盲目进料的老大难问题。

  二是发挥绒绣专业艺术特色,拓展上海绒绣艺术品新渠道。20多年来,包炎辉先后组织实施重大题材和大型绒绣装饰艺术品50多幅,为拓展上海绒绣艺术开辟了新的渠道,其中有作为国礼送给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图书馆的《毛泽东、周恩来和尼克松》和前总统布什图书馆的《邓小平与布什》,还有巨幅绒绣装饰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的《毛主席和各族人民在一起》等等。

  三是创建绒绣大师级原创工作室,为保护绒绣传统技艺尽一己之力。2001年他聚集了原上海红星绒绣厂、上海东方绒绣厂从事艺术品的下岗、协保、退休及流失到外行的技术人才,自己投资创立了上海黎辉绒绣艺术有限公司。

  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金龙华

  上海莘庄的钩针编结这一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早在明清之际,莘庄一带心灵手巧的妇女,就善于编结渔网,更将秤杆、发夹、骨筷等磨成钩针,用棉纱线编结成发网、帽子、拎袋等日常用品,除自用外偶有出售。金龙华是莘庄镇本地人,从小受到莘庄钩针编结百年历史的熏陶。

  在她2岁刚学会走路时,母亲就教她学会拿针钩线,6岁时跟着母亲钩出口手套、帽子、小花等简单花型,她长大开始上学时,就利用空余时间钩花,等到参加工作后依然不忘钩针编结。上世纪70年代初她组织妇女成立莘庄编织站。

  为了展示拉丁舞服装的美感,金阿姨带来的参赛作品《拉丁舞套装》,充分体现了人体曲线美,这套服装早在参赛前就被著名舞蹈家带到国外受到热烈追捧。其另一参赛作品《万紫千红床罩》,由1100朵繁花组成,其中有电脑绣花150朵,钩针梅花180朵及手绣樱桃、玫瑰等,此外,铺以外文字母H工艺镶嵌其中,而由马海毛拼接中间彩色亮片和珠子,在每朵花之间镶嵌着亮片、荷叶边和水晶珠子。

  名字预示一生的行当

  慢慢咀嚼“李细柳”这3个字,“从细小的柳藤中理出头绪”,这难道不正是钩针编织技术吗?难怪笔者本人见到李细柳时,她的第一句话就是:“母亲当年给我取的名字就已注定我这辈子与绒线编织分不开。”

  事实上也是如此。李细柳是福建宁德市蕉城区南门镇南门村人。这个村就是一个传统的编织村,家家户户妇女老少都会编织,她们每天只要一有空闲就拿起绒线编织,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李细柳自然就被潜移默化了。

  她此次拿来参赛的作品是模特秀系列,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绿色的孔雀开屏绒线衣,可谓精美绝伦。将动物世界里孔雀开屏的一面与人体美学结合起来,精心编织了一件充满艺术品味的作品。她说仅这一件就花去3个员工2个月的手工时间,若在市场上销售,其价格至少2万元。

  本次大赛在上海妇女联合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得到上海市各界人士积极响应。

  大赛分专业、业余及中年人3个组别。近200人报名参加,共收到参赛作品500件。很多参赛选手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他们为绒线艺术奉献的精神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绒线大赛在上海引起了广泛关注。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纺织品直通车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