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纺记者/施斌 “我们一台进口的经编机相当于8台国产经编机的产能”。这是本次采访我们听到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近两年,面对外部市场的持续低迷,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一大批企业纷纷步入倒闭和转行的潮流,而一些比较好的企业或是有产能无市场,或是有市场却无产能。本次轻纺有约,我们与浙江永利经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建才先生一道来谈谈永利经编是如何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做大做强,屹立不倒的。永利经编副总经理付建才稳步成长永利经编的前身为坐落于杨汛桥镇的绍兴县天桥纺织厂,成立于1986年。头十年,公司专注于经编面料的生产及贸易,主要着眼于国内市场。第二个十年,公司慢慢涉足于提花布,沙发布等。99年左右,为顺应政府号召以及市场的趋势,公司将主营业务由国内市场慢慢转向外销市场,从事自营出口业务。除经编之外,也开始能做一些提花布及绣花布的生产。大概到2006年,为了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需要,公司整体从杨汛桥搬迁至现在的湖塘工业园区。现在,公司占地共144亩,员工398人,年产值上亿元,产品涵盖经编系列、绣花系列、家纺成品系列。公司主要目标出口市场以传统的欧美市场为基础,逐渐辐射至东南亚、大洋洲以及非洲等一些新兴市场。订单排到明年一月份永利经编成立26年以来,一直专注于经编行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看,永利经编无论从设备、产品品质、技术以及产能上讲,在行业内都处于领军地位。公司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分成窗帘和服装面料两块。其中,窗帘的成品部分,已可常年为国际上知名的连锁超市、卖场供货,比如沃尔玛和宜家等。传统的经编机只能生产家纺类产品,如窗帘,台布和沙发布等。而近两年来,女装蕾丝面料市场需求强劲,结合现有的进口经编机,公司新开发了女装蕾丝面料。“如果到商场上,你能发现很多品牌的女装都会用到蕾丝面料元素,甚至有几个品牌,整一季的设计款式都会用到蕾丝面料。不管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我们这一块都做的非常好。所以经编这一块,公司近两年来的生意一直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包括现在,订单应该在已经排到年底甚至是明年一月份。”付总讲到这里,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他的信心所在。投资技术改造尝到甜头面对整个纺织行业需求的持续低迷,而市场竞争却日渐激烈。永利经编此时也感受到了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大概在两年前,公司意识到,调整和提升是永利经编必须要做的事情。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公司从2010年有计划地开始对本身的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更新换代。前期从意大利和法国进口了20台的大提花机,能做高档次、高精密的提花面料。匹配这一块是为了开发国内市场,高质量、高精密的提花机可以提升“永利生活家”的品牌概念。“结合刚才讲的德国进口的经编机,一共有8台。假如满负荷运转,一台进口的经编机相当于8台国产经编机的产能。”永利经编在技术投资上品尝到了甜头。一方面进口的经编机工艺先进,可以生产国产机器无法生产的产品,提高了同行竞争成本;另一方面,进口机效率高,产能大,相当于省掉了相对比例的人工成本。而国产机器,生产的布面质量不太稳定,需配置6-8人做修护工作。总体来说,进口机的好处非常大。接下去,公司将进一步推进技术改造,陆续引进此类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设备。问管理拿效益从企业内部讲,加强公司管理。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的出台,比如说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原料辅料的浪费等。一方面加强人员管理,对员工进行技能改造,减少人力投入;另一方面减少非生产一线员工,提高行政效率。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而从外部讲,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外贸振兴计划号召,勇于开发新兴市场。原先比较陌生的南美市场,自去年下半年始也一直成绩斐然。市场重心由外向内的转变传统的欧美出口市场,占永利经编整体比重达80%。但近两年,欧美整体经济的持续低迷,市场需求有所滑坡。永利经编勇于开发新兴市场,用南美和南非市场的订单,顺利地填补了空缺。回到国内市场,付总谈到:“坦白讲,脚步没有这么快,因为公司仍主要以外销为主。但这两年,也逐步意识到,国内市场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是非常大的蛋糕。我们经常在同一级别或者同行企业内,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然后认识自己的不足,从他们身上借鉴学习先进的意识和体制观念。”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在内销市场,永利经编相对于其他几个走的比较靠前的同行企业是相对落后的,现在慢慢重视了这一块。投资3000万购买提花机整机和配套设备,目的是在国内市场可以做出自己品牌的窗帘产品。接下来,公司还将成立一个独立的内销团队来策划运营国内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利经编大胆投入,细致运营,稳健地向前发展着。付总最后谈及:“公司近两年来,对于秋季纺博会也一直有参加,体会是纺博会一年比一年好,一届比一届好了,包括来的客商数量和品质,也包括工厂实际能接到订单的数量。往后的每一届,永利经编都将继续参加,希望纺博会也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