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技术发明者之一、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陶肖明介绍说,低扭矩纺技术是通过在环锭细纱机上加装假捻器装置实现的。假捻器的功能是产生假捻,影响纺纱三角区的纤维张力分布,从而改变纤维在单纱中的形态和排列分布,使纱线中的纤维产生残余扭矩相互平衡,实现单纱低捻、低扭、高强。由于单纱扭矩小、强力高,这项技术可以使传统棉纱进入难以进入的高档针织领域,做出的棉针织毛衫歪扭小,单纱毛羽少,且具有独特的羊绒般手感,而且生产过程具有显著的节电节能优势。低扭矩纺技术自正式推出后即受到业内的高度关注,众多企业也开始开发自己的低扭矩技术。在这些企业中,山东德源纱厂有限公司走在了前列。该公司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研发,于今年正式推出了采用紧密低扭矩纱制成的牛仔面料,该牛仔面料拥有良好的布面效果,手感极其柔软。据该公司相关人员介绍,从2009年底德源纱厂就开始研制紧密低扭矩纱,由于紧密低扭矩纱具有捻度低、扭矩极小、纱体柔软等特点,它的各项优势在牛仔面料的织造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制成的牛仔面料具有纬斜小、易裁片、手感柔软、纹路清晰的特点。目前,低扭矩技术除了能与紧密纺技术相结合外,还可以与赛络纺、赛罗菲尔纺、包芯纱等技术相结合。据专家分析,虽然此技术还在起步阶段,但相信随着行业对此技术关注度的提高,在未来几年将会有大量的低扭矩装置出现。嵌入纺:扩大原料应用范围虽然近些年来对传统环锭纺纱技术的改良使纱线质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嵌入纺技术的出现,无疑为环锭纺纱技术在扩大品种适应性、改善纱线结构、提高纱线质量等方面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目前在棉纺领域进行嵌入纺技术应用的企业中,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无疑是对该项技术运用最全面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洪盛介绍说,嵌入纺是一种新型多功能纺纱技术, 嵌入式纺纱的结构是类似两个长丝与粗纱先赛络菲尔纺后再进行赛络纺,两根长丝在外侧,两根粗纱在长丝内侧。在纺纱过程中,两根粗纱对称地从内侧喂入进行正常牵伸,而两根长丝则通过导丝装置对称地从前罗拉直接喂入,两根短纤维须条分别与两根长丝先进行汇集,各侧的短纤维须条与长丝进行预加捻,然后汇集于一点进一步加捻成纱。“嵌入纺与传统环锭纺中纤维内外转移形式有本质的区别。嵌入式纱线强力高、条干好、毛羽少,其可用于开发细号纱和某些可纺性差的短纤维原料,以及多花色品种纱线。”据李洪盛介绍,际华三五四二先后利用了嵌入纺的强力优势、四根喂入条优势、生产超短纤维优势以及嵌入纺条干优势开发了一系列的产品。这些产品一问世,便得到了客户的好评。紧密纺:提高织造效率紧密纺是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纺纱新技术。据相关数据显示,紧密纺从2005年的30万锭已经发展到2010年底的720万锭。紧密纺之所以发展速度快,这与它优良的特性是必不可分的。紧密纺缩小了纺纱三角区,使得纱线的结构更加的紧密,从而减少单纱毛羽,提高强力。因此,应用紧密纺技术可以提高织造效率,改善布面风格。紧密纺优良的特性也促进了企业对产品的开发力度。江苏丹毛纺织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紧密纺生产运用,先后开发了纯毛、绢丝、羊绒、马海毛、麻纤维、竹纤维、Tencel、粘胶、莱卡、XLA、T400等功能性纤维的单经单纬、高支轻薄、高支强捻等纱线,以及机可洗、抗静电、纳米三防、纳米抗菌、弹力、抗皱、吸湿快干等功能性的高档时装精纺面料,形成了丹毛公司的产品特色,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该公司总经理徐荣芳介绍说,通过对紧密纺技术的开发应用,公司产品质量档次得到不断提高,同时紧密纺技术也是企业近些年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的基础。赛络纺:大幅度减少毛羽与其他新型环锭结构纺纱技术相比,赛络纺已不能算是一个新型工艺。上世纪90年代,赛络纺工艺和产品就已在全世界纺织界引起了极大轰动。从1997年就开始运用赛络纺技术的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完善、推广,已在所有的环锭纺纱机上都加装了赛络纺装置。据该公司副总经理谢松才介绍,赛络纺是在细纱机上喂入两根保持一定间距的粗纱,经牵伸后,由前罗拉输出这两根单纱须条,并由于捻度的传递而使单纱须条上带有少量的捻度,拼合后被进一步加捻成类似合股的纱线,卷绕在筒管上。“通过对赛络纺技术的运用我们发现,赛络纺能大幅度降低成纱重不匀和成纱的毛羽,特别是长毛羽,可比传统工艺降低60%多。”谢松才介绍说,赛络纺还可改善包芯纱的包覆效果,有效避免包偏、漏芯、断芯等质量隐患,同时还可以提高成纱强力,降低强力不匀。(纺织服装周刊)
近几年来,环锭纺纱技术通过不断改进与技术创新,在多种纺纱技术共同发展中继续保持着领先地位。在目前的新型环锭结构纺纱技术中,紧密纺、赛络纺、低扭矩纺、嵌入纺等四种新型环锭结构纺纱技术,不但显著提升了环锭纺纱线品质档次,还拓宽了环锭纺纱的应用领域,是对环锭纺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低扭矩纺:节能优势显著低扭矩纺在众多纺纱技术中,可谓是一名“新成员”。该技术是由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中央纺织有限公司、湛江大中纺织有限公司和湛江中湛纺织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并于2009年正式推出。该技术一推出,便荣获了当年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