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协会会长周声涛17日说,在国际国内大环境下,中国纺织业劳动力低廉等传统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亟须进行结构调整。棉花生产也面临人工成本持续上升、机械化水平低、比较效益差、生产出现萎缩的局面,2012年棉花播种面积下降,形势不容乐观。2011年,在上年度棉花价格创历史高点的刺激之下,全国棉花生产面积和产量双增,但纺织行业运行出现较大困难,主要指标增速全面放缓,棉花市场成交清淡,棉价急剧下跌。据中国棉花协会调查,2011年植棉成本上升了17%,其中人工成本占植棉总成本的58%,植棉比较效益下降,棉农积极性受挫。国家启动了棉花临时收储预案,累计收储棉花313万吨,托市作用明显,棉花市场保持了总体稳定。周声涛同时表示,尽管我国棉业纺织业面临新的困难,但产棉大国、纺织大国的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棉花是大宗农产品中单产贡献率最高的农作物,是棉区发展、棉农增收的支柱性产品。我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同时已形成了棉花产业链,纺织品服装出口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因此,我国棉业应立足于发展棉花生产和国内供给为主,扩展国际竞争力。“经过十几年的棉花市场化改革,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已经建立,中国棉业正逐步走向成熟,但稳定面积的任务还很艰巨。”周声涛说,“本世纪以来,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最低时6276万亩,最高时8540万亩,上下浮动2000多万亩,稳定面积的任务还很艰巨。棉花价格最高时达31000元/吨以上,最低8400元/吨左右。”周声涛提出,在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亟待建立明确有效的产业扶持政策,建立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同时,应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农技推广,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组织化进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科技对棉花生产的保障能力和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确保植棉的比较效益。(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