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国际性的服装和面料采购展览会上,业者最关注的问题是:中国作为亚洲服装生产基地的日子已经告终了吗?过去20年,中国一直是亚洲的生产巨人;今天劳工成本上涨、物流变动及经济现实转变等因素,会否导致中国地位不保?
日前在纽约举行的美国国际服装面料展(TEXWorld USA)、国际服装采购展(International Apparel Sourcing Show)以及家用纺织品采购博览会(Home Textile Sourcing Expo),是3个性质相关的展览会,出席者都非常关注上述问题。对很多业者来说,转向孟加拉、毛里求斯或哥伦比亚采购,未尝没有可能,值得进一步探讨。
对于上述问题,总部设于纽约的全球市场推广资讯服务企业Panjiva行政总裁Josh Green表示,中国向来是业者能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制造产品的地方。但是过去数年,中国的工资水平逐渐上涨,现在其他地方的成本竞争力开始有机会跟中国看齐。
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中国的劳工成本,由2002年的每小时平均0.60美元攀升至2013年的1.75美元;在市区,增幅更是惊人,劳工成本已上涨至每小时2.85美元。
市场的转移:新兴市场与内销市场
美国家用纺织品业的主要刊物《Home Textiles Today》主编Jennifer Marks和 Green所见略同。她在展览会其中一个关于家用纺织品现况与未来的研讨会上发言,提及其他有机会取代中国的新兴生产基地。
Marks指出,现在土耳其和印度都拥有非常蓬勃的内销零售市场, 也更有能力向美国市场垂直供应制成品。此外,两国民众都能说英语,这点也有帮助。
她说,中国业界分野较为明显,由纤维变成包装妥当的产品,要经过若干不同的处理阶段。在巴基斯坦,垂直整合程度要高得多,由种植棉花、纺织纤维到付运包装妥当的制成品,一气呵成。
不过,Marks提醒业者,政治和经济风险肯定仍是许多新兴市场的发展障碍。成熟市场的优势在于局势稳定,民众动乱影响生产活动的机会甚微,履行订单的能力较高。
生产活动回流与策略性自由贸易协定
除了土耳其和印度,其他出席者指出,南美企业也是值得考虑的生产伙伴。哥伦比亚服装及面料制造商I Blu C I SAS总裁Steven Blumen表示,他们能提供全面服务,确实是美国买家另觅供应商时应该考虑的业务伙伴。他们以聚酯和棉制造针织及梭织面料,现时向15家公司供货。他们的面料和服装全部在哥伦比亚制造。
近年,美国推行措施鼓励企业把生产活动回流,哥伦比亚等拉美国家以及若干加勒比海生产基地因此受惠。特别是需要迅速回应的制造活动,回流的机会更大。
2012年,美国与哥伦比亚达成贸易促进协定(CTPA),对近期美国制造业状况改善亦有帮助。哥伦比亚出口促进局(Proexport)是其贸易拓展部门,该局的纺织品及服装事务总监 (美国) Sylvia Reyes称,对有意物色价格较低产品及免税贸易环境的美国企业来说,CTPA协定增加了回流生产的吸引力。
参展商数目增加但商机减少
说回展览会本身,来自毛里求斯、哥伦比亚和巴基斯坦的业者声称参展成绩理想;其他参展商却没有那么大信心。虽然主办机构表示参观人数有所增加,但是许多企业却对人流稀疏感到失望。
吴江市玉立纺织布业有限公司经理Jeanne Bao对展览会表示失望。她说,人流不多,他们在会上接触到的也不是专业买家。他们并不介意承接小宗订单,只是会上缺少各类真正的买家。
不过,并非所有亚洲供应商都对展览会感到失望。来自香港的女装外套生产商 Hongtex,其创办人Joanne Mak便是感到收获丰富,认为展览会为她提供良机,了解现有客户的近况。
在家用纺织品采购博览会,首次参展的Airwill Exports India主管K.N. Balu认为是次参展经验好坏参半。他同意这个展览会为他带来良机,和现有的美国客户见面,但对缔造新业务的成绩却感到失望。
Balu的问题也许反映一种更大的趋势。据Panjiva提供的资料显示,印度正面对和中国类似的状况,就是市场份额可能流失至较小的生产基地,特别是海地、萨尔瓦多和越南。
香港国兴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家具及窗帘布供应商,其市务总监 Bonnie Kwok表示,假如这次在展览会上展示别的产品,例如每码售价10美元的先进数码印花布,成绩会好得多。
回顾今年展览会的情况,她认为并不理想,去年较佳。今年参观他们摊位的买家较少,相当冷清。
不但参展商抱怨,买家也有同感。很多买家对会上展出的产品价格和种类都不满意,所以根本没有意欲洽谈。Lilly Pulitzer是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女士时装品牌,其设计生产经理Alexis Perry便是感到不满的参观者之一。
她说,展览会整体上中规中矩,但她觉得以往数年的情况较好。既然是面料展,买家当然想看看市场有甚么新产品,可是今年会上却很少创新面料可供观摩。
消费者主导的环保面料与风格趋势
不过,今年大会反映出一种新趋势,就是木代尔(Modal)、天丝(Tencel)及环保混棉面料大行其道,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来自香港的面料企业Lenzing Fibres高级业务经理Tricia Carey指出,现在消费者都喜欢透气、轻盈、不褪色、易打理、持久柔软不变形的纤维素纤维面料。很多公司都希望开发更多独特而环保的混纺面料,吸引买家。
Fabrikology International是来自新泽西的纺织品市场资讯公司,其总裁Karla Magruder在一个关于纤维制造的研讨会上发言,指出消费者另一种喜好上的转变。她说,人们开始离弃纺织化学,转而注重在织造纤维时赋予的性能。
除了对面料品质的诉求转变,随着新技术及数码印花产生的时尚面料也纷纷面世,今年非常流行。国际潮流预测机构Stylesight趋势专家Cassandra Tsaknis表示,2013年秋冬时装主要有4种风格,可以用感性、寂静、比喻及狂喜来概括。设计师将采用毛圈、亮面、色彩缤纷、双面针织、深黑、斜纹、花呢及模糊印花的面料。时装方面,她预测将回归俄罗斯、土耳其和古色古香的斯拉夫风格及色调。
虽然部分参展商和买家对今届展览会略有怨言,但是主办机构却认为展览会整体上是成功的。今年有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共426家企业参加美国国际服装面料展,远超2012年的326家。家用纺织品采购博览会有166家参展商,他们来自9个国家,较2012年增加20家,会上并有一个由巴基斯坦和印度设置的地区展馆。国际服装采购展尚未公布正式数字。不过根据大会提供的参观人士指南,今年约有149家参展商,来自9个国家,较2012年的134家为多。
今年有18家香港公司参加美国国际服装面料展,数目为历届之冠,此外还有两家香港公司参与国际服装采购展。在3个展览会中,中国内地参展商的数目都是最多,达数百家,随后为韩国、台湾、印度及美国。(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 特约记者Lela Winston纽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