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面料
绍兴纺织交易平台
 
纺织人才网
当前位置: 绍兴纺织网 » 资讯 » 展会新闻 » 枣庄针交会:游击队精神与时尚产业的完美融合

枣庄针交会:游击队精神与时尚产业的完美融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绍兴纺织网    www.sxtex.com    日期:2011-10-14  浏览:74
9月20日,第五届中国(枣庄)针织文化衫交易会上,出现了极具戏剧化的一幕:一些记者和专业观众参观结束后,抱着各种精美的婴幼儿用品礼品装微笑着走出展馆。“这些小东西太可爱了,包装又这么精致,价格还便宜。你看,这3条口水巾、1条大屁屁裤、1盒手足印加1个小熊玩具才35元。送给即将添宝宝的朋友,应该还很大方吧?”一位同行说。交易会上,这种让人眼前一亮的外贸产品有很多,无奈厂家只展不售。而一向以外销为主的山东枣庄市中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在这次交易会上更展露出做品牌的决心和实力。 品牌萌芽之后如何开花 山东人果然是诚挚的,即便是服装秀也做得实实在在。从女士内衣到男士正装到防辐射服,从文化衫到牛仔服再到皮草,在近两个小时的时装表演中,试图让嘉宾们对枣庄市中区的服装品牌有一个全面的感知。和众多成熟品牌相比,这些走秀还显得较为拙朴,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宣告着品牌的诞生。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徐文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赵洪等人的关注和鼓励,则无疑给了他们更多的信心。 说起山东枣庄,就不得不提起铁道游击队。当年抗日战士们在铁道线上与日伪英勇机智地搏斗已永垂史册,而时隔70年之后,当记者来到这片土地上,看完交易会、走访了多家企业后,却又不由得想起了这种精神,只是今天这种精神已转化为在市场上的坚韧、执著与勤劳。 “辖区内纺织服装企业3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3家,职工近5万人。年产各类服装5.7亿件,其中文化衫4.9亿件,是全国针织文化衫极具影响的创新基地和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21.4亿元,今年1~8月份,实现销售收入79.68亿元,实现利税7.8亿元,进出口总额1.6亿美元。”这是去枣庄前对市中区纺织服装行业的抽象概念。而在交易会上,看到简单的文化衫竟能表现出如此的魅力;在企业看到,一个简单的婴儿围嘴也能这样的精致,便找到了对“中国针织文化衫名城”的注解。 这些年,在出口领域做得有声有色的当地纺织服装企业,在行业协会及政府的倡导下,调整了战线,采取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于是我们看到了“康心”牌防辐射多功能针织面料和成衣,看到了“劲仔”牌休闲装、“衫衫家族”情侣装、亲子装,也看到了“贝乐美”婴幼儿用品等等一系列品牌。其中不乏较高科技含量的,如恒润纺织品有限公司的“康心”牌防辐射服获得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也不缺乏较高的品质和不错的设计,如山东夏而集团旗下的凯帝晟男装。但无疑这些企业品牌之路刚刚开始,业内人士很容易从产品包装、市场推广人员的素质等各种具体的方面找出他们与大牌之间的差距,更不要说设计、产品特色、市场渠道的建设等等。 一个品牌从无到有并不难,难的是在市场上的开花结果。对于这些品牌如何走出山东,我们将持续关注。 区域名牌有多远 枣庄市中区进入行业视野是几年前的事,2008年该区被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针织文化衫产业创新基地”称号,2009年又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针织文化衫名城”称号。这些年,该区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除了产量、销售收入等硬指标,交易会也是一个检阅的对象。 今年的交易会,据枣庄纺织服装协会的负责人介绍,邀请到了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境内外客商40余人。参展企业有200多家,枣庄当地企业是主力军,还有50多家外地品牌。展品种类也很多,纱线、面料、各类服装及玩具,构成了一条产业链。“第一届交易会跟现在是没法比的,现在无论是展场面积、参展企业,还是展品品种,都比以前提升很多。”一位已经跟踪5届交易会的协会领导说,他目睹了枣庄市中区纺织服装行业这几年来的蜕变。 产业呈集群化发展,已是纺织行业的一大特色,单是针织行业现在就有几十个产业集群,这些集群的未来何在?记得在给浙江的一个产业集群授牌的仪式上,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说,需要发挥集群的优势,打造区域名牌。 “区域名牌”的目标既近又远,行业内不乏成功的案例——大唐袜业、海宁经编、绍兴面料、大朗毛衫……他们走过的路,枣庄能否复制? 当下,枣庄市中区打造区域名牌有诸多优势,首先是良好的产业基础。据了解,该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集研发、生产加工、贸易于一体,纺织、漂染、印花、制衣等上下游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其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现在纺织服装产业已是市中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市政府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加大扶持、引导、培植力度,全力营造区域品牌核心竞争力。第三,一些优势企业的脱颖而出,对当地产业的提升也有巨大的引领作用。金田、恒润、华派、鲁瑞等一批企业如今正走出山东,展示枣庄市中区的新形象、新成果。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当地丰富的资源。和江浙等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受限于土地、劳动力、电力等资源限制相比,枣庄的企业显然没有这种痛苦。“我们这儿的职工基本上都来自当地,他们每天上班来,下班回家,不需要背井离乡,生产企业有些甚至不需要建职工宿舍,双方都很便利。”在一个服装企业的车间,一位企业主对记者说。 那么对于枣庄市中区来说,打造区域名牌目前需要改变的是什么?在记者看来,在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在中国第一支股票的诞生地,他们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转变理念,更大胆地走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枣庄市中区,知道市中区的文化衫。(中国纺织报)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纺织品直通车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文章